新年伊始,我们都会设定新年目标,但遗憾的是,目标的达成没有那么容易,我最近在读这方面的文章,总结了一些观点:
一、思考目标的可行性
设置目标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宁缺毋滥(参考《完成任务的力量》书籍)。
如果一个目标需要的时间、精力过多,完成的可能性会大幅度下降。
在设定目标之前或者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每年的新年计划应该都会有大幅度的调整),不妨列举以下问题的答案,让自己更清晰:
1.这个改变需要耗费多少精力?
2.你需要为之放弃什么东西?
3.手头上的什么任务会对这个目标形成干扰?
4.虽然这个改变很好,但是否现实可行?
5.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
好吧,也许会觉得这些问题有点绕,让我们觉得自己定的目标必须要费神费力,其实不是,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是很纠结的,也会去认真深入思考目标的可行性,认真思考目标的重要性,相信我,可以试试,看看自己是否准备好为之付出必要的准备。
如我定的2018年读完50本书:
1.这个改变需要耗费多少精力?
需要的改变是每天都要读一定量的书。这个改变在前期需要耗费的精力比较多。
2.你需要为之放弃什么东西?
我需要放弃在闲暇时刻逛各种APP的习惯,还有刷剧。
3.手头上的什么任务会对这个目标形成干扰?
手头上的任务没有干扰的。
4.虽然这个改变很好,但是否现实可行?
我觉得现实可行,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需要集中清账。
5.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
成正比。
二、给目标一个范围
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要给一个单一的目标,要给一个浮动范围(参考书籍《细节》)。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研究人员做过实验,为期十周的减肥,参加减肥的人被分成两组,一组固定组,每周减3斤,一组是浮动组,每周减2-4斤。十周之后,从减肥效果上,两组都差不多,但愿意继续减肥的人数上,浮动组有将近八成的人愿意接着参加减肥课,固定组只有一半的人愿意留下来。
为什么设定成浮动目标呢?
因为让人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挑战性,一个是可实现性。有挑战,才能让人有干劲,但前提是这个挑战得是可实现的。面对单一的目标,人就会选一个相对容易完成的,并且还有点挑战性的数字,或者是选一个折中的方案。我的目标我应该改成2018年读完45~53本书。
三、目标分解
把目标分解成可行的步骤,然后定期自省。把目标转换成任务,然后把任务分解。
这里借用刘润老师的话来阐述一下任务分解,让我们的理解更深刻。
什么是任务分解?就是把公司要求的目标,变成员工可执行的任务。
这其实是一个“翻译”任务的过程,谈“目标”和谈“任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目标这种语言,是一种面向结果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我们做什么;任务这种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我们怎么做。
比如我的读书这个目标,我分解为一个月需要读3.5~4.5本书,一周大概0.9~1.2本左右,那我每一天的量就是七分之一,我只要时刻提醒自己每天读完七分之一即可。然后到一周的周末我统计一下自己完成的情况,对第二周的任务再加以修改,并记录。
四、关注比例小的部分
在你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把关注点放在那些已经做完,并且占的比例比较小的部分,这样你就会更有动力。
因为在任务的最开始,注意小数字的人更容易行动,比如,从吃了2次到吃了4次,相当于翻了一倍,会让人觉得效率高。
但如果从6次到8次,虽然也是增加了2次,但你感觉好像只完成了任务的四分之一。
所以,当进程过半的时候,你的聚焦点就要变一下了,注意力要集中在剩下的少量任务。“你离免费午餐只差两次了”比“你已经完成了八次”更让人有动力。
比如我读书,到一周的最后几天我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后面,我还有2/7、1/7的书籍没读,一下觉得轻松好多。
五、书伴
我们可以请其他人来提供监督,让他律成为自律。找自己的朋友、另一半、智囊团、教练来扮演这个角色,甚至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监督自己。
这个毋庸置疑,我们007er不就是这个平台吗?
以上五条观点,希望对你有用,祝新年目标都能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