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视养生,何谓生?一方面,生者,为生机,是生命力的体现;二者,生命是一团阳气,阳者,为生命之本。养生,即是养阳。可以说,天地万物之所以有生,皆赖以阳气,无阳则无以生。
阴与阳是对立的,那么,养生只要养阳,不需要养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生命而言,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是形体部分,属阴;而阳气的气化功能以及精神、思维、意识属于形而上的部分,属阳。我们养生,既要养形而上的阳,又要养形而下的阴。使阴阳平衡,则生机得保。
一、养阴的重要性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强调:“阴精所奉其人寿”。
阴与阳相对。若阳属于加快、兴奋、运动,那么阴就是减缓、抑制、宁静;若阴属于五脏六腑,那么阳就是五脏六腑的功能;若阴属于形,阳就是神。
生命是阴与阳的平衡体,阴阳越平衡,生命越健康;反之,阴阳越是失去平衡,生命越不健康。生命既需要阳,也需要阴。就阴的功能来说,一方面,可以调控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防止机能过亢;另一方面,阴有凉润作用,若机体产热过多,体温过高,脏腑经络等生理机能过亢,精血津液运行代谢过度,阴就可发挥凉润作用,防止体内阳热过亢而伤精动血。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可以说,生命既离不开阴,也离不开阳。我们不能过度地强调阳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重视阴的作用。
二、历代医家重视养阴
历代医家都重视养阴。比如,《内经》强调:“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始自终贯串着“存阴津”的基本精神。
唐代王冰养阴的重要性:“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宋代钱乙认为,小儿阴气未盛,阳气柔弱,不宜用宋代医家所习用的香燥药物,制六味地黄九,倡导养阴。
元代朱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强调养阴对人体健康及治病的重要性,后人称“滋阴派”。
明代张景岳喜用熟地治病,人称“张熟地”,创制左归丸。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对养阴生津,非常重视,指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特别是叶天士提出“养胃阴”思想。
近代名医陈良夫提出,养阴即是养形,他说:“阴者,所以充我之形也”。并认为肝得阴则化刚为柔,肺得阴则能保持清肃而职司宣降,心得阴则神明得养,血脉得充;肾得阴则能涵肝、济心;胃得阴则能受纳;肠得阴则能传化畅通;而皮肤、毛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无不依锁阴之濡润、充养。
三、养阴即是养形
若阳属火,则阴属水。阳促全身气化,而阴养周身津液。阳是人体的生命力,阴则为生命力的源泉。
人非形体无以存活,形体属阴,养阴即是养形。形体旺衰影响着生命与健康。试看人之一生,年轻时形体旺盛,生命力亦旺盛;年老时形体衰败,生命力亦下降。
生命之所以可以持久,因为阴精不亏。当阴精足够时,阳火才能燃烧得更久,生命才会有持续的活力;若阴精不足,一方面形体衰败,神无以附形;另一方面,阴精亏虚,阳火亦减弱,生命将不再持久。
由此说,倘若真阴得不到奉养,阴精一旦不足,生命之火将缓缓熄灭,最终“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四、阴阳兼顾,形神兼顾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统一于人的生命体的。作为人,要有形体,然后才能而生;光有形体还不够,有阳,阳能气化,然后才能活着。由此说,阴得阳乃生,阳得阴乃寿,只有阴阳统一,人体机能才能持续正常运转。
一则,养阳
阳者,生之本,得阳者生,亡阳者死。若阳虚,会导致机体的气化功能下降,活力下降,表现为体温降低,精神、精力与体力全都下降。
养阳的方法很多,既可用汤,亦可用灸。
《扁鹊心书》提出养阳的方法:“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得天之阳气,以之燃烧为灸,能助人阳气,温通经络、回阳救逆。
二则,养阴
阴者,生之基,得阴者寿,亡阴者亦死。若阴虚,则可导致脏腑机能虚性兴奋,产生多汗、失眠、低热等症状。
阳虚可养阳,阴虚亦当养阴。养阴,即是补以有形。《内经》讲:“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强调用饮食来养阴。另外,中药亦可养阴。我临床治疗杂病,往往考虑五脏之阴是否亏损,重视养心阴、养肝阴、养脾阴、养肾阴。
养阴与养阳要统一起来,张景岳提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所以,临床治病时,当把握这样的原则:扶阳不忘滋阴,滋阴不忘扶阳。
小结:我们养生治病,追求的是阴阳平衡。阴阳保持平衡,既有助于脏腑经络等生理机能协调,又能使体温稳定,使精血津液正常输布排泄。我们既要养阳,亦要养阴。而且,养阳不能伤阴,养阴不能耗阳。(董洪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