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得一知己可狂欢

作者: 我未成名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15:45 被阅读12次
林史

文/大江河

读《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凸壁堂品笛感凄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读完此回,笔者颇有感慨,从贾母言语中便可感知,荣府盛世已去。曹公此次笔墨想象力十足,在同一时间段里,先叙贾母夜宴,再写林史联诗。

前者热中带冷;后者冷中略带热。

中秋佳节,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黛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

可好只剩湘云一人宽慰他。笔者心想:黛玉虽凄苦,得此知己便可狂欢。

你可知道贾母在那凸壁堂赏月,纵使山高月小、笛音袅袅以至人群围绕,她的心却依然是阵阵凄凉。

因团聚人少、凤姐不在,贾母不觉一声长叹(笔者脑洞大开,想到了贾珍听到墙外的叹气声);因笛声悲怨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贾母只得换大杯饮酒,无诗词、无酒令、无欢笑,老人家迟迟不愿离开,期待有一人能懂她的心,她期待最后那怕得一丝丝的温暖。

尤氏的笑话不应景,王夫人委婉的催去,贾母最终得来那山高月冷、风凉露重!

贾母笑道:“也罢......”,说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

说一声“也罢”,无法畅怀尽兴;吃一口清茶,可谓人走茶凉。

贾母下山了,带着心凉;黛玉呢?

凹晶馆,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爽。

曹公写景犹如写诗,一段读来,身心清爽,不觉夏日炎热。

当湘云谈到:虽在富贵之乡,只你我就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得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其不能各遂其心......”

黛玉是懂众人的,同时也是懂贾母、为数不多关心贾母的人。

闲言且少叙,在此回凄凉调里,笔者认为,黛玉有湘云相陪,得一时欢乐,便觉倍感欣慰!

黛玉笑道:“咱们数这栏杆的直棍......”,得十三根,偏又是韵少的十三元,“元韵”,象征着美好的“月圆”、“团圆”的意思吧;然而,此韵又少,看来曹公着笔总是美中不足。

联诗诗句精彩之处可见曹大神的笔力深厚,起始,两人总是说说笑笑从远处起诗句;

中段精彩:

湘: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

黛:风叶聚无根。宝婺情孤洁,

随后诗句跟月直接相关联,最后

湘: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此情此景,直叫黛玉拍手叫绝,思索半日,逼出一句

“冷月葬花魂”!

诗句中带着无限的落寞跟无可奈何......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猜猜此人是谁?

......

相关文章

  • 黛玉得一知己可狂欢

    文/大江河 读《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凸壁堂品笛感凄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读完此回,笔者颇有感慨,从贾母言语中便可感...

  • 林黛玉的爱情

    很多人说黛玉爱宝玉是因为宝玉是他的知己。但是我从未觉得宝玉哪里可以称得上是黛玉的知己,宝玉的才学完全和黛玉不是一个...

  • 林黛玉死后,为何贾宝玉会为她守墓到齿落舌钝?看林家出身多高贵

    林黛玉死后,为何贾宝玉会为她守墓到齿落舌钝?看林家出身多高贵 林黛玉被贾宝玉认作红颜知己,但在知己之外,宝玉对身边...

  • 《红楼梦》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犹如旧时友

    文|武姿仙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黛玉的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惜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来贾府。宝玉视黛玉为知己...

  • 愿得一知己

    性别:纯爷们 坐标:河南 交友宣言:有时候,路很长,走下去会很累,不走,会后悔。希望可以找一两知己,一块学习,共同...

  • 得一知己足以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知己,写给彼此的诗多达900多首。 有一年,老白和元稹各自被贬职,相隔万里,同病相怜,老白在上任...

  • 《得一知己,足矣》

    总会遇到一些贵人,不断鼓励我,爱护我,让我的每一天不惮于前行!感谢!

  • 得一知己足矣

    我的朋友很少很少,能交心的更是寥寥无几。我一直都坚信,朋友不在多,更重要的是要有你的心,可共患难也可共富贵不仅限于...

  • 得一知己,足以

    祝你省考顺利通过,越来越美,早点生个小狗仔给我玩。最后我也祝自己生日快乐

  • 2017得一知己

    若要问今年最大的收获 莫过于得一知己——书 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知己 在我迷茫困惑时 在我对世界产生疑问时 它给了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黛玉得一知己可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pm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