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一位68岁上海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名为《牛蛙之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写的是老教授的孙子被家长逼着提前三年备战幼升小招生考试以至于得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的故事。
没错,提前三年,也就是在他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备考幼升小考试了。
文章说,在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是青蛙。为了备战“幼升小”,往往从3岁开始,就被家长打鸡血,以便赢得这场“牛蛙战争”。
我想我的孩子知识渊博,我也想她成功成才,但是要选择的话,我希望她能有幸福的能力!孩子的妈妈希望孩子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于是她在孩子刚3岁时,便开始了“牛蛙模式”的计划,率先狠下心来让孩子放下口里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种培训机构。他们剥夺了孩子几乎所有本该拥有童年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然而即使是这样,孩子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小学。在最后一轮面试时,孩子出现不自主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学校说这是幼儿抽动症,虽冠冕堂皇说很多孩子都有这病,但最终还是很隐晦的以此拒绝了。
老教授说:“作为家长,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总告诉他不要乱动,要乖乖的坐好写字、看书……现在他这样的抽动,岂不是潜意识里的反抗?”
我想我的孩子知识渊博,我也想她成功成才,但是要选择的话,我希望她能有幸福的能力!后来孩子的爸爸召集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带孩子移民西班牙,他觉得国外的教育氛围比较轻松自由一些。孩子爸爸说:“我宁愿让他做童话里最丑的王子,也不想让他做餐厅里被点的最多的名菜。”
文章里提到了社会精英阶层传承规律、两极分化、学区房等等时下热议的教育话题引人深思。
2
最近在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卡尔·威特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智障,在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的严格教育下,卡尔最终成长为一个“身体健康、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感充沛、气质高华”的人。
老卡尔·威特对儿子的教育从刚出生就开始了。开始是体能,语言,音乐和色彩训练。比如经常给孩子唱歌,读故事,朗诵诗歌等等。卡尔两岁的时候开始认字,三岁学写字,八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六国语言。
也许你会觉得,卡尔和上文提到的那个中国小孩一样,一定是被剥夺了很多游戏的时间才学会这些的。其实不是,老卡尔·威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关注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学,他才教。当然了,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在于家长的引导。
“为了激发卡尔认字的欲望,我有时还会用一些小孩子尚且看不破的小把戏,我给他买了很多童书绘本画册,有空就给他讲里面的故事,但总是旁敲侧击的说:‘如果你认识的字够多,你就明白这故事的意思啦。’有时候我则摆出一副很忙的样子,假装认真地对卡尔说:‘这本画册趣味十足,可是爸爸现在没时间,没办法讲给你听。’我这么一说,往往能引起卡尔对认字的渴望,等这种渴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我再趁热打铁,抓紧时间教他,不用说效果非常不错。”
老卡尔·威特认为,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要善于发现,及时培养,全力巩固,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别急着给孩子的兴趣定向和请老师,要让孩子全面发展;父母不要勉强孩子顺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他对卡尔的教育是全方位渗透性的。比如说带卡尔去散步的时候看见一朵花,他会把花瓣、花蕊、花萼一一介绍给卡尔,并告诉他花的名字、特点、生长期等。他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实物给卡尔讲故事,讲知识,涉及的邻域包括生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等等。
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虫一鸟,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传授孩子知识的道具,用这些实实在在的道具来教育孩子,效果要比学校那些死板的课程好上千百倍。而且这样的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不但孩子不会反感,反而很有兴趣。
可能又有人会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挺好,可是我能力有限,时间有限,很难达到。确实,老卡尔·威特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各种知识手到擒来,教授孩子不在话下。我们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程度呢?但是,反过来说,活到老,学到老,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既教会了孩子,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3
其实,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文中开头提到的三岁备考幼升小考试的男孩,还是卡尔·威特,都是相对极端的例子。
我特别赞同海文颖老师的观点,在她的《接纳力》这本书里,她多次提到她对儿子龙儿的教育。从龙儿上小学开始,她就开始划界限。
她说,从今天开始,你就要上小学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需要对这件事情负责。
果然她就再也没有管过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回来是先玩还是先写作业,上学的时候忘记带作业本,没有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等等这些她都不管。
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也会因为玩游戏导致成绩下降,但是觉察到之后他自动就不玩了。他会明白读书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这是我自己的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胜于关心孩子这个人,一旦孩子成绩不好了,家长就开始焦虑,然后把焦虑压在孩子身上。
在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里,孩子由于得了抽动症面试失败了,“家长虽然都揪心孩子的健康,但更伤心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孩子能读出我们脸上的失望,非常懂事的问:‘我是不是让你们失望了?’”
当后来定好了要移民的时候,爷爷和孙子有一段对话:
爷爷问他:“要去国外你怕吗?”
他说“怕”。
“为什么怕?”
“我怕别人笑我这样动来动去。”
他也觉得抽动症是很讨厌的事儿,
“有人笑过你吗?”
他点点头。
虽然要移民了,但是孩子心理的创伤估计一辈子也好不了。而且如果家长不转变心态的话,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孩子的这一生,从生下来开始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我们做父母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千万别自作主张替孩子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