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写《王阳明》的读后感,对他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有了字面的理解。我知道了它是什么意思,但是只停留在“知道”的表面。自己并没有领悟出属于自己的见解。
早上读书会有一个书友正好也在看这本书,她说:很喜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非常适合她。
我于是问她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她说:一些知识记得不是晓得,只有去做了,才是真的晓得。比如对父母的孝顺,你从书上看到这个,不是真的知,只有你真的去做了孝顺父母的事情,那才是真的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不然你只是知道,而不是晓得。”这么说重要的是“晓得”,晓得了什么?先知再做再晓得。
对这个回答引发了我对“知行合一”的思考。瞎琢磨了半天,我逐步开始领悟到自己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对今天的我来说很深刻。虽然我觉得它并非正确,但是它毕竟是我自己此时领悟到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停留在第一境界。“知道了,就去做。”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知和行并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先知道了,再去做,是分两步去做。
你知道是如何知道的?书本上看到的,他人说的。就是这个知是通过其他途径产生的。先知道,再去做。
什么是“合一”?合为一体,合而为一,同时并存,步伐一致。不是分先后顺序进行,是同时进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书中看到的是,这个“知”是我们的“良知”。良知不是良心的意思,而是我们对事物的评判和选择,这里面包括的是一个人智慧和道德的并驾齐飞。意思就是说,你的内心在拥有了一些自己的智慧和道德标准以后,它们就可以指导你的生活,让你做出自己的评判和选择。
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不怎么明白。于是又想到,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前面一个前提。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心即理,事上练”的延伸。
“心即理,事上练”:心里既然知道了,就去实践,验证我们知道的真理。这就是强调去“事上练”的重要性。就比如说,你从书上看到了要孝顺父母这回事,然后就去做。你听他人说,读书重要,然后就去读书。但是如何孝顺父母?给她钱,还是陪她说话,还是其他什么方式?读书又该怎么读,什么方法?读什么书?什么书才是对你用的,适合你的?读了又能给你带来什么收获?
关键是做,如何做,怎么做才正确,才有用,才效率高。别人可能给你说了很多方法,你也知道了很多标准定义。但是,这些都是他人的,不是你的。是否适合你,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就是去实践了才知道。这个做的过程就是“练”,这才是最难的。我想,我们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境界的层面。先知道,再去做。我们的知道是别人的知。
通过做的过程,我们不断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经验、智慧、道德标准等。这些是通过自己经历实践出来的,它适合你,也是属于你的。这时候你就有了自己的“知”。你不用再听别人指导该如何,再用他人的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标准。你的认知已经在心里。你有了自己的“良知。遇到事情时,它自动会指导你去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如何做。这时候就到了“知行合一”。
知在你心里,也不在外面。行动和知同时发生,有意念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做。这个知是在自己心里的,属于自己的知,不再是去从书本和他人身上得到的知。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说“知行合一”的知是道德和智慧的并驾齐飞。这是一个非常高,也很难的的境界,需要通过先磨炼。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包含太多智慧和人生哲理。他用一生悟出来的心学,也是几十年用人生经历不断摸索,修炼出来的智慧。不是我们从字面意思可以去理解透的。
但是,我们先知再去做,也是知行合一,只是境界在第一个境界。
王阳明晚年又提出“致良知”。这一境界又在“知行合一”的更高一个境界。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不是知行合一了就够了。还要光明自己的良知,不断去除人欲,存美好的天理。否则,这个自己的知又会被私欲蒙蔽。
任何一个真理,理念都是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完善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和定义。不断探索,不断出现问题,又再解决问题,达到更加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