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儿媳生了,老刘婆拎着大包小包,屁颠屁颠去城里帮忙了。
去年,老刘婆回来了。
听说,她因为老爱在外面捡破烂,被儿子儿媳从看孩子的岗位上赶下来了。
如今一年过去了,不用带孙子的老刘婆,经常站在院子门口和人唠嗑。
她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城里人好好的东西都扔了,可惜啊。”每每说完这句,她就摇头叹息一声。
不过她也有值得炫耀的事:“有一次,光是纸箱,我就卖了18块钱!”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眉飞色舞,浑浊的眼睛里透出一种光,照得她的脸看起来都年轻了一点。

最近,好多朋友都吐槽自己的爹娘爱捡破烂 ,塑料瓶,纸箱,破铜烂铁,甚至旧拖鞋,令人无奈又气愤。
的确,小区里,到处可见拿个大袋子,在垃圾箱、路边,捡塑料瓶、纸箱子的老人。
在他们因为又捡到一个瓶子,又卖了几元钱,就像买彩票中了个小奖一样开心不已的时候,他们的儿女正在为有一个捡破烂的爹娘而羞愧难当,一脸嫌弃。
关键是,他们并不是缺钱花,有的拿着一个月好几大千的退休工资,有的是甚至拆迁大户,坐拥几套房啊。
反正他们能一边淡定地拥抱着银行卡上的数字,一边苦哈哈地把自己演成吃了这顿没下顿的可怜的受苦人。
动不动就会说,我们是从58年过来的,苦啊,多少人都饿死了。
饿死人是真苦,但作为70后,80后,90后,有一个爱捡破烂的爹娘,也真是觉得脸上无光啊。
就连国家一线编剧六六都因为她爹穿的鞋不是底掉了,就是鞋纹磨平了,而气道:“我说你能不能出门不丢我人?好像我虐待你一样。咱俩若是不能彼此放过,你出门就不要说我是你闺女。”

除了捡破烂,让儿女们嫌弃的,还有爱吃剩菜的爹娘,比如我妈,一点菜汤也得留着,明天吃。常常是吃了剩菜,然后,新做的菜再沦为剩菜。
还有极度节俭,什么都舍不得的爹娘。一件新衣服放了十年,结果被老鼠咬了,生生放成了一件崭新的破烂。一双新鞋放了六年,第一次穿就脱胶了。有网友说她老妈的一只牙刷用了7年!我想起了我妈用过的牙刷,磨的都没毛了。
还有囤货,囤的可不是名人字画,而是囤大米囤酱油囤醋,囤鸡精囤麻油囤方便面,一囤就是十袋,二十瓶!
什么?阻止他们?
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都上天了,但父母的行为,你阻止不了。
比如捡破烂这事吧,说一次,管一天,第二天照常。要么偷摸继续,要么光明正大我行我素。
据科学统计,人年龄越大会越固执。
别人的话完全听不进去,只会一根筋的往前走,就算前面是墙壁,也要直接撞上去试试。
于是,家庭大战随时爆发。多少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因此分崩离析。

如果按照三年一个代沟,我们和父母之间间隔了一个永远填不平的深渊。
所以,相爱相杀的模式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我们各自经历的人生,对方都不会懂。
唯一和平相处的方式是,谁也不要企图入侵对方的世界,让两个世界有距离的各自完整。
如果自己人生的经历都被推翻,被否定,被丢弃,还能去哪里证明自己活过呢?
父母的固执,也许只是在拼命维护自己世界的完整性,他们怕来时的路都模糊,他们不敢背叛过往的那个自己,那个曾经撑起一个家,为你遮风挡雨的自己,怕再忆不起有你在的那些点滴时光。
这个世界滚动的太快,他们老了,步履蹒跚,已经跟不上了。
早晚有一天,我们也会走到他们那个年龄,也会被时代的车轮甩掉,在飞起的烟尘里孤独的想要守住一点什么。
你问,等我们老了,会不会也被子女嫌弃?
我想,多半会的,因为我们的人生,孩子们没经历过,不懂。
就像父母不觉得捡破烂是丢人的事,我凭自己的双手劳动换钱,哪里丢人了?
连陶行知都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我不偷不抢,又哪里给你脸上摸黑了?

看,这就是个怪圈,父母也曾因为子女成绩不好,薪水太少而觉得脸上无光。
相信吧,有时候,我们是在为对方着想,比如批评父母不该吃隔夜的饭菜。的确是为他们的健康着想,只是我们没有经历过饿死人的时代,不懂他们怜惜粮食的心结。
但不能否认,有时候,我们的嫌弃和看不惯,也是来源于人性的自私。
听说,有儿子开着保时捷去接他那个捡塑料瓶的爹。
这点我们做不到,主要是因为没有保时捷开。其次,其次还是因为没有保时捷啊。
看,我们还没老,固执已经上门了。
还说担心会被孩子嫌弃,担心就对啦。
我想说,“孩子啊,你嫌弃我啥,现在告诉我吧,我现在就改哈。”
这听起来都假,我还是先把你嫌弃够,趁你还小。
喂,作业写了没?
巴拉巴拉……
同时每天在你耳边念叨一边,“等我老了,不能嫌弃我。”
争取把这话念叨成魔咒,烙到娃心上,等你想嫌弃我的时候,就蹦出来敲打你一下,吓得你不敢嫌弃了。
从此,天下太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