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开始皈依宗教是在爷爷去世之后。之前父亲并不信神。爷爷去世的时候,已是九十之高龄。父亲也已六十多了。
爷爷去世之后,我还在遥远的大西北兰州读书,家中兄弟均已成家立业,分门别院,各自居住。家中有八间房子的宅基地,那原是为我和弟弟准备的,每人四间。后来我和弟弟均上学读书,离开了家乡。那八间宅基地就只盖了四间瓦房,爷爷去世之后,就只有父亲和母亲居住了。母亲要经常去几里之外的弟弟家为弟弟看孩子,家中就只有父亲一人。父亲的皈依宗教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一次和母亲的电话中,母亲向我说及了父亲皈依宗教一事,起因就是母亲去弟弟家的时候,父亲一个人在家会害怕。我的一个姑姑早已皈依基督,听及此事,就劝父亲皈依基督,或许能解除害怕之心理,父亲就是这样走上了皈依宗教之路。
父亲年轻时心思细密,性格偏向柔弱,小事上从来都是依靠母亲,母亲生气时对父亲会大喊大叫,而父亲永远是沉默不语,我在学生时候经常为父亲鸣不平。在父亲皈依宗教之后,我经常会想:当时的父亲究竟害怕什么呢?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世间的一切他还有什么看不透呢?
后来我想,父亲的害怕产生于爷爷去世之后,父亲和爷爷一起已走过了六十多年,一朝永别,这当中的落差可能是父亲害怕的主要因素。
父子相伴六十年啊,这六十年的时间会凝聚成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虽然父亲早已不再依靠爷爷生活,相反在后来的二三十年中,都是爷爷在依靠父亲生活,但是儿子对父亲的依靠之感恐怕不会因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虽然老迈的爷爷不可能再为父亲遮风挡雨,但只要爷爷还在,父亲可能就会觉得自己还有一个依靠,这种感觉是从婴儿时候起就有的,经过了人生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只要有父亲在,做儿子的就会把父亲当作自己的靠山,早年可能是物质和精神双重的靠山,到了晚年,物质的消退了,但精神的永远都会存在。父亲去世了,不论儿子多大,甚至白发苍苍,也会号啕大哭,涕泗横流,像个孩子一般。我不止一次看到听到这样的哭声。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很伤心,但却没有想流泪的感觉,只是在给爷爷磕头做最后的告别时,跪在爷爷的遗像前,凝视着那个曾经给我带来很多欢乐的爷爷,眼睛发酸,但依然没有落泪。还记得我听说爷爷去世,急忙赶到家时,大伯家的大嫂问我为什么不哭?我无言以对,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大逆不道,但对于爷爷的去世,我真切地感觉到了我的伤心,但为什么就没有伯父们和父亲那样的号啕大哭呢?我清楚地记得伯父们和父亲在号啕大哭的时候不断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大大(方言,父亲的意思,近似于读平声)了”。我相信,当伯父们和父亲在号啕着念叨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过去的几十年中他们和爷爷的点点滴滴,如在眼前,也许就是这点点滴滴让他们痛断肝肠。
我同样也有着于爷爷的点点滴滴,但我的点点滴滴和父辈们于爷爷的点点滴滴是没法相比的。这也许就是我不能够像伯父和父亲那般号啕大哭的原因。
爷爷去世之后,父亲的精神依靠没有了实在的依托,我想这就是父亲一个人在家感觉害怕的原因。人没有了精神的依靠是没法生活的,于是父亲在爷爷去世之后,皈依宗教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父亲信教之后,精神面貌较爷爷刚去世时好了不少。父亲信得很虔诚,教义里不提倡给去世的亲人上坟,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几个要去给爷爷上坟,父亲表现的很淡然,虽没有阻止我们,但那不赞成的态度是显然的。也许在父亲信教的世界里,他正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去爷爷的情感。
父亲皈依宗教之后,常常向母亲宣讲一些他听到的宗教传说,母亲也想去信教,但母亲太忙了。母亲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起,说她实在抽不出去教堂的时间,但是她一直在以她的方式信教,凭着母亲的诚心,母亲领悟到了。母亲曾说,只要心里有神,就是不到教堂里面去,神也会知道。这是多么朴素的真理,这是母亲以她对她的家庭,对她的儿女的一片赤诚之爱所理解的关于信仰的真理。
如果有神,神定会感受到母亲对它的一片真心。
父亲的信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