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张海萍 高级四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1075天 2021年2月2日 周二
昨晚是高四班第44期的同辈督导,自己作为主持人,相比较不是主持人时参加督导,专心很多,收获也大,真如刘老师所说:卷入越多、参与越多、收获越大。
先是W老师呈报案例,接着大家开始提问。W老师提前准备的案例督导文字版比较详细,并且实际在案例中提问较少,来访者主动叙述较多,提问环节也没有得到太多信息。
感受环节,同一角色不同老师有非常不同的体会,真是100个人眼中便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位老师都不可避免地受各自不同关注重点、人生经历、思维模式的影响,而这些丰富性和差异性恰恰拓宽了彼此的视野,增加了接下来工作的不同切入口。
接下来探讨案例中可以好奇的点有什么?案例中来访者的资源有什么?假如我是咨询师,我会怎么做?
“外化用的不好,具体指的是什么?来访者曾对您的外化技术有什么样的评价呢?那您认为的好是什么样子?如果用量尺进行评量的话,会打几分呢?是什么让你打这个分数呢?”
“儿子当时谈到手机是在什么的情形下呢?您猜测他当时什么样的状态呢?听了他的说法,您有什么感受呢?您希望有不同吗?”
“对自己很苛刻,指的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你感觉自己对自己很苛刻呢?您希望这样吗?这样的发现对您有什么样的启发呢?对自己苛刻给自己带来什么呢?家里人怎么看待您对自己的苛刻呢?对家人有什么影响呢?”
“每天有四个半小时的学习,是怎么学习的?学习些什么呢?在什么地方呢?您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方便说一说吗?您会怎么安排时间呢?如何看待自己的坚持呢?家人和孩子怎么看待呢?”
“希望自己慢下来,和别人一样慢下来,这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是什么让您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评量的话,您觉得能打几分呢?分数满意吗?希望到几分是比较期待的呢?做到些什么达到这个分值呢?接下来要多做什么或者做什么分数会有一点点提升呢?改变后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
老师们踊跃发言,头脑风暴,灵感不断涌现,有现场做的笔记为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59400/4d195e2b1e9abd1b.jpg)
总体来看,咨询中来访者主动叙述较多,谈论涉及的话题也很广泛,但都不够深入。
在我看来,作为咨询师,更好的前中后进行串联,不时的进行澄清甚至打断,以进一步的明确谈话的主线是很必要的,始终要觉察把控清晰谈话的主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