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员工工资和房租各类开支四万多块,当月的收入几乎为零,全面放开,导致许多人感染,大家基本不外出了,处于自身和家人的安全考虑,我也不怎么敢去拜访客户了。随着感染率的快速提升,先是远在北京、上海的朋友羊了,然后是身边的朋友也羊了,才深切感受到YQ来到了自己的身边,时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如嗓子疼痛、肌肉酸痛,只是没有发烧而已,一方面是担心疫情让自己和加入陷入痛苦之中,另外一方面又为公司迟迟没有收入而惴惴不安,为此最近一段时间常常都是刷手机陪伴我度过晚上的时光,早上起床时非常不想起来,为昨天晚上的晚睡而悔恨,一直这么反复着,内心承受着煎熬。
天无绝人之路,本以为生存的大门在春节之前不再开启,昨天上天又给我开启了一扇天窗:投标成功。第一次投标因为缺乏经验,对方要求缴纳十万的押金,在商务的怂恿下选择了放弃,放弃之后才知道这个做法是多么地不明智:失去了未来两年和这家企业合作的机会,没有机会和他们进行再次关联了,拿到合同,即便自己没有人力资源,可以借给其他人用。
为此,昨天的这场标的,我做的功课非常充分,因为是自己以前的老东家,负责这些业务的领导都是自己过去的同事,在投标之前,先是去外地拜访自己过去的领导和同事,大家相谈甚欢,一见如故,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还谦虚说“互相支持”。
投标的每一步都在认真地准备,先是打听了去年的价格,然后是详细了解了其招投标规则。
招标的过程还是非常煎熬的,一般的公司招标就两步:资质认证+投标,一般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而这家公司分成了三次:资质认证&初步报价+二次报价+三次&四次报价,跨度接近一个月。前两次报价还好,因为不淘汰,可以自由发挥,走个流程。
昨天的招标,也就是三四轮招标,搞的我还是非常紧张,因为第三轮开始要淘汰,淘汰3-5家,这让我非常紧张,本来还想着价格方面稍微矜持下,留点余量,后来想想,如果第一轮被淘汰了,后面就没有机会了,索性直接报到底价。
中间还发生了点小插曲,让我非常紧张,因为对方的网络不行,现在都是在线投标,一度网络崩溃,导致我的投标超时了,当时大脑瞬间空白了:玩了!出局了。还好的是甲方也意识到他们的网络有问题,又把投标时间延长了五分钟。最终第一轮有惊无险,顺利入围。
负责招标的人说,接下来还剩6家,shit!甲方找了这么多家,分明是想打价格战。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为了稳妥起见,我把最终的价格在底价的基础上又下调了一些,最后一轮的报价整理的过程非常复杂,我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内部的兄弟传来消息,我们五个项目全部中标!
得到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不过静下来考虑,中标只是开始,后面如何做才是关键所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重点要做好如下事项:
第一,和客户搞好关系,尽快寻找其需求,并且把需求抓住,因为我榜上排行第二,按照商务惯例,一般先询第一家,第一家不能满足要求,再询第二家;第一家以超低价中标,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为了刷存在感,向外界表明,自己开始和业内的XXX企业合作了,如果是这种情况情况,我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第二种情况,低价拿,低价做,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操作空间,需要我和企业内部的兄弟疏通,提醒其严格把关,以免其放水操作,导致我拿不到任何业务。
因为这项业务涉及到的人非常多,虽然多年以前我在这家公司曾经工作过,毕竟是过去式,需要重新熟悉其现在的领导,尤其是说了算的那种领导,和其保持紧密的联系,搞清楚每个模块都是由谁来负责,具体需求是什么,可有可以操作的空间,以便第一时间能够把需求满足,同时也可以调整自己的策略,保证自己的人员能够顺利进入企业。
第二,培养人员,保证能够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通过和客户的接触,了解客户的需求,结合需求进行人员招聘和培养,几个热门的专业方向,分别招聘一位技术负责人,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来完成甲方的项目,同时培养人员,当然人员培养的方式还要多元化。
比如让一些熟悉的兄弟帮助培养人员,一些兄弟现在已经是各个企业的专业方向的负责人,都是说了算的,可以合适的时间和他们谈谈,让他们帮助培养人员,免费给他们使用,能够干活了,他们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
还可以让客户帮助培养人员,模式同上,通过免费的方式,如果在办公室培养,一方面要有人员来管理他们,另外一方面跟着项目会成长的比较快。
第三,招聘人员,扩充团队,重点是两类人员:一类是骨干员工,另外一类是工作1-3年的,总是招聘以熟手为主,不用培养,马上可以上阵干活,自己不需要花费成本来培养。
第四,巩固已经打下的阵地,比如今天送出去一个小伙去打短工,因为其工作年限只有一年多,赚的钱仅仅能够养活他自己,周期比较短,干完这个月,下个月不知道还能否干,今天送他去报道,发现对方是熟人,对方表示基础业务结束就要回去了,我说了这个小伙的情况,对方表示,如果能干则可以继续留着,这说明还有可谈的空间,下个周要约对方好好聊聊,争取让对方能够长期雇佣我们这个小伙,一方面可以解决生计问题,另外也可以为公司创造些价值。
第五,开拓新的阵地,开展多种合作,如合软件公司合作,帮助他们来做工程项目,或者为他们销售提供工程咨询,一方面能够赚些钱,提升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因为通过他们接的项目一般利润率会比较高,也有机会在一些公开场合进行宣传,另外可以掌握这些软件的新的功能、发展趋势等。
和行业协会合作,他们有许多关联的企业,目前也想做些经济效益出来,可以一起捆绑,向政府申请一些经费,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有很多的机会进行宣传。
第六,引进新鲜血液,找合伙人,目前公司主要是我一个人在张罗,很多事情张罗一阵子就没有下文了,一直也没有能够打开局面,最近接触了一位以前的同事,他在人员培养和公司运作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最近也非常想和我开展合作。不妨借助这个机会把企业做起来,两人有明确的侧重点,他因为在企业里面,因此只能兼职做事情,可以侧重后台人员培养,以及接触到的行业资源的,我则中心放在跑客户上面,和客户直接进行对接,双方各取所长,补其短,共同开创一番天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终于要迎来希望的曙光了,当然前面的路可能还会有些波折,不过我相信这些波折都是来磨练我的,一旦我挺过去,会让我变的更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