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十三位老师上周起开起教研工作之模式,几天己经在忙碌中过去了。我们约了几位园区走走聊聊,平添几分闲趣,我们大体工作都是带徒弟,观课,评课,反馈到教学主管,上观摩课,评课,开专题讲座。一周隔一周工作内容一模一样。忙里抽空把5个园区结伴同行参观一下。自得其乐。
一乐:校名之乐,出一损招,园区校名过关测。古勒八格镇这个园区又叫四园区,五所学校分为南校北校区。一周多了仍然有人记不住五所校名。我是比较早有意识地记下了,所以一路上我得瑟地出考题,五个名字记不住的得有说法。一位语文老师,为了记住它们,开始这么来:
三月四园五学校,记住校名在叫嚣
荒地遥望屯巴格,二校没能难住我
艾力西湖有俺在,塔尕尓其也不怪,
屯巴格乡有特色,期待四月更
把本来简单的几个名字复杂化成四行句子,尽管说来我也参与编,但我还真不服气。不服气是因为它更是增加了记住地名的难度,校名若是记不住,不可能记得住四行诗。但是我喜欢众人打油诗这一氛围。
“话题礼物之乐”:我起了一个话题,有个阅读经历与大家分享。大厦书系有个教师一日的接力写作计划,无门槛,只要有才气有勇气有人气,便可以去申请一个记录自己所思所干,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机会,我读到过二月由王丽琴(浦东教发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领写的《礼物》主题的几篇文章,礼物:作为人类学话语中的重要议题。她引用的这个描述惊讶了我,
“一个人馈赠出的礼物实际上是他天性和力量的一部分,而接受某个礼物也就是接受了送礼者的一部分精神真髄”,她从人与人之常情送的礼物这个角度谈到了接受礼物便接受朋友的精神真髓。因此我记住了这个主题“礼物”。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礼物的概念太多了,我说比方说呢?音乐老师说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身高,专业的好嗓门,等等都是父母给的礼物;而后天自己的努力学习拚搏,获得了一些生存之技能,与人相处之道等等,这些是自己赋予自己的礼物。
我说正如王丽琴老师说的那样,团队各位成员,都是彼此最好的礼物。希望我们与我们的学生,我们与我们的徒弟,都能成为修为路上对方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