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们老是在说不要在同样地方跌倒两次,可在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肯定一点是谁都有过同样错误会犯二次。从内心来说出现这样情况哪肯定不符合自己需求,但如果从人性、从我们大脑来说,出现这样情况,其实也是必然,这符合我们本能需求。
大脑对于痛苦总爱选择遗忘,谁愿意没事去回想一些让自己极度不爽事情呢?总还是巴不得能让自己舒服,好事能更快实现,总愿意去贪图享受、好逸恶劳,与之相比,如果遭遇痛苦,长期让自己处于焦虑之中,这样生活如果时时都是这样状态,也不符合自己需求嘛!
问题是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长,想要实现自己预期,哪肯定就得在同样地方,不要再栽跟斗,就得做好防跌倒工作。我们做事在面临选择时:一种是大家都觉得很容易,都觉得简单容易实现目标,这自然是好的,谁都巴不得能找到捷径,都想更快实现自己目标。
还有一种是看似很困难,大多数人是一看就敬而远之,只有少数人才会觉得选择的事。应该说第一种更符合我们本能需求,谁又喜欢困难,喜欢没完没了遭遇痛苦呢,这种感受谁可能觉得是享受,一旦遭遇就迅速逃离,更符合自己需求。
可如果以始为终,以实现自己目标为起点,所见的自然又会是一番不同景象了,为什么会犯同样的错,就是在做事过程中把过程、自己情绪反应当成了目的。虽然开始时觉得很容易,但别人看来也是一样,既然都觉得容易,选择的人就多是必然,就像一条路一样既然看着宽阔,肯定跑得快,为嘛不把车调头上这条路呢?
问题是这条路上的人多,必然就会拥挤不堪,反而会成为一条很是艰难的路。这和自己预期可完全不一样,本来自己选择这条路可是因为路好走、不拥挤,结果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结局不用说不言而明。
如果选择是一条艰难的路,大家都觉得不好走,走的人必然就不会太多,开始也会觉得很是艰难,很难受也是正常。问题是一旦熬过去之后,可能面临的境况又会完全不一样了。
从选择来说对于这种情况很排斥,也正常,因为自己看见和别人看见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自己却要痛苦的做出不一样决定,这不是更符合我们的利益需求嘛!为什么我们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也是一样道理,这样起码从表面从本能上说更符合自己利益需求,可从本质上说想方设法让自己不要在同样地方跌倒二次,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任何事情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不知道其价值,没有方法能让自己快速入门,让自己迅速得到正向的回馈,没感觉有希望,自然就会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又怎么可能有耐心,形成了这样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要想自己正在想的、做的更符合自己预期,能够越做越有希望就需要一个工具来让自己尽量不会出现在同样地方跌倒两次。
这个工具就是:复盘!如果只是单纯一个总结意义也不大,毕竟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搞不好人家早就改头换面、面目全非了,更需要做的是下棋一样,自己去推演,假如这样情况出现应该怎么办?有没更好办法?目的在于探寻真相求知求真,是针对这样情况,肯定不能是搞人身攻击,玩阶级斗争去了。
现在情况如何?当初是怎么决定的?思考的前提是什么?让自己能够去反复思考、去分析前因后果,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一旦有同样情况出现时,能够迅速甄别,以更合适方法去应对,而不是管他三七二一,眼睛一闭,就这么的吧!这从表面看问题好像立马就没了,可自欺欺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但于事无补,而且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只有凡事懂得去反思、总结,不管是发生自己身上,自己公司,或第三者,自己能够转换角度,假如是自己应该如何,他们又是怎么做的?有没更好方法?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自己懂得用脑了,想要再次跌倒自然也没那么容易,所得结论必然就会更加正确,更能符合自己利益需求。而不会始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具,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反之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