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文阅读 1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古文阅读 1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作者: 游文影月志 | 来源:发表于2022-07-29 03:07 被阅读0次

作者:宋濂(lián),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县人。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明太祖谪死蜀地。在中国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与刘基、方孝儒合称为“明初散文三大家”。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yuàn),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zhuó)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何故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 滟滪(yàn yù):滟滪堆,是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照磨:即“照刷磨勘”的简称,一种官职,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

作者以游历川蜀之难,引出陈庭学之能游——有才学、有功名、有体魄。再以自己年轻时未能出游的遗憾,反衬游蜀归来的陈庭学各方面的巨大进步——气愈充,语愈壮,志意愈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出门游历会极大地开拓视野,提升自信找到真正的志趣所在。

最后一段,作者以颜回、原宪等古之贤士坐守陋室而若囊括于天地,委婉地对陈庭学提出了劝勉之意。游历山川固然能带来进步,但也要记得静下心来专研学问和提升个人修养。

相关文章

  • 古文阅读 1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作者:宋濂(lián),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县人。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

  • 今日抄宋学士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这篇《送天台陈庭学序》的主题是讲山水和学识修养之间的关系。宋濂在文中一方面发现陈庭学在成都奇山异水的浸润中,在杨雄...

  • 观止宋濂、刘基、王阳明2022-04-26

    明代宋濂的文章,宋濂作为明代开国第一文臣,他写的这一篇送给天台陈庭学序, 先从西南山水之奇说起,点出陈廷学的西南游...

  • 读《送天台陈庭学序》有感

    宋濂的《送天台陈庭学序》写的是四川山水风光,写它的险峻,写经险峻风光孕育,熏陶出来的人其气愈充,语愈壮,意志愈高。...

  • 没生活的文字真呆板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所作《送天台陈庭学序》,称道游览名山大川对写作的裨益,可以使“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

  • 送天台陈庭学序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

  • 用东阳马生序(一)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 读《送天台陈庭学序》及其他

    宋濂乃元明间大家,晚年对后学多有劝励奖掖。此文即对后学陈庭学游历四川,诗益工、气愈充、语愈壮、志意愈高多有奖励,又...

  • 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今天刚刚学习过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用自己亲身的求学经历,谆谆教诲勉励马生努力上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阅读 1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pf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