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用钱的道理

孔子用钱的道理

作者: 知行铭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20:08 被阅读0次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这两个故事讲圣人用财的道理,两次对话,大概发生在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孔子五十二岁到五十六岁这几年,在鲁国做官,开始时是中都宰,后来升任司空、司寇。司空相当于建设部长,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那时候孔子是领导,是老板,有钱。《史记》说:“孔子居鲁,奉粟六万。”他的俸禄,是六万斗。

第一个故事: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华要出使齐国,家里还有老母亲啊,就找冉子,就是冉有,去帮他找老师要粟米,就是小米。“子曰:‘与之釜。’”孔子说,那就给他一釜吧。一釜,是六斗四升。钱穆考证说,古量是今量的一半,三斗二升,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冉有一听,这也给得太少了,多给点吧。“曰:‘与之庾。’”孔子说,那就再加一庾吧。“庾”,二斗四升,孔子不愿意多加。

“冉子与之粟五秉。”冉子看老师今天怎么了,这么吝啬。他也就不再问老师了,自己做了主张,给了五秉。五秉是八十斛,一斛是十斗,那一共就是八百斗!这么一算差距有点吓人,孔子两次只同意给八斗八升,冉子看老师好像不近人情,不可理喻,干脆自己干了,给了八百斗,多了差不多一百倍。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孔子知道冉有没理解自己的用心,也没责怪他,只是说,公西华出使齐国,乘着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他家里富,根本就不缺粮!我们要给人粮,要用来周济穷人,雪中送炭,干吗要给他家去锦上添花呢?

孔子用钱的道理,不该给的,不要给。

第二个故事: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任命他为自己的家宰,大总管。给他定的俸禄,是粟米九百。没说单位,九百斗?九百斛?不知道,不可考。总之是挺丰厚吧。原思就推辞,不用这么多。孔子说:“毋!”不要推辞,吃不了,分给你的邻居乡党。什么职位多少俸禄,那是有规定的。你推辞,别人怎么办?你总管是九百,假如副总管是六百。你说,老师!我只要三百就够了,这句话对于副总管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了。全府上下,人人心里都骂你,你还怎么领导大家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看他不明事理人情,就说:你吃不了,自己回去找人帮忙吃,反正你把你的米领走。

相关文章

  • 孔子用钱的道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

  • 用钱的道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

  • 读《论语》学做人1·6|入则孝,出则悌

    孔子育人,不仅教谋生养身的方法,更教为人做人的道理。孝、悌、信、仁、文、行等都是孔子教的内容。为人做人的道理明白了...

  • 南怀瑾老师讲【观相识人】第二节……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孔子观察人的道理。 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

  •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要用道理

    (1) 这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你可能看过: 一个毕业了几年的女孩,因为叫的牛肉面里面的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

  •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颜渊三)

    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季康子问孔子政治。孔子说,所谓政治的道理,...

  • 子贡向孔子问道:君子为什么看到大水就要看看,这是什么道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子看着滚滚东流的河水。 子贡向孔子问道:“君子为什么看到大水就要看看,这是什么道理呢?” 孔子说...

  • 五十.孔子的回答不正确

    五十.孔子的回答不正确 叶公子高向孔子问施政的道理,说:“善于施政的人该咋办呢?”孔子回答道:“善于治政的人,对于...

  • 一以贯之—论语贯通07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那当然不可能是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值得去死了,如果孔子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早上知道...

  • 生而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子张: 第一,按照民众的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创造价值并获得实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用钱的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pp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