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影|《杀生》:设计杀人如戏,镜映诛心无声

观影|《杀生》:设计杀人如戏,镜映诛心无声

作者: Maolei_writer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11:08 被阅读0次

    1.《杀生》:杀人诛心,心由境生

    先讲故事。

    旧中国西南群山环抱之地,有小镇名曰长寿镇者,这里与世隔绝,自成规矩,人皆长寿。“长寿镇”为清朝某皇帝赐名,村民皆以之为殊荣。彼时正值镇里最年长的老祖奄奄一息,镇长着村民日夜守候,努力维持其不死,以求刷新长寿记录。老祖毕生爱酒,虽困于病榻仍不能忘怀于胸,颤颤巍巍偷偷摸摸想去拿酒壶喝一口过瘾,却被守候一旁的村民及时阻拦,村民认为喝酒将加速老祖的死亡,这是万万不可的。老祖求死不能,求活也不得痛快。

    夜里,镇上公认的逆鳞牛结实悄悄潜入老祖家中,趁守卫忙着安顿贫血昏倒的老祖媳妇,拔掉给老祖续命的点滴,将皮管的一头伸入一坛好酒,一头塞进老祖的嘴里,爷俩相视而笑,就如多年前,幼年的牛结实跟老祖分酒喝时一样。老祖喝着美酒溘然长逝,村人的苦心经营一朝落空,愤然将矛头指向牛结实。牛结实被村民追打,如他过往的很多次被追打。

    牛结实是镇上的异类,伤风败俗的“劣迹”罄竹难书,偏人如其名,似一块结实的牛皮糖,粘在镇上,甩不脱,弄不死。镇长先还强自镇定,直到牛结实将为驴、马配种准备的催情剂倒入镇上的水源,弄得镇子里各色人等天性“解放”,日夜求欢,并将求欢的对象扩展到自家婆娘、老汉之外的其他人,活活上演了一出滥交大戏,巷子里散落着人们迫切求欢时被扯脱的各种衣物,镇长披着黑色披风站在高处俯视全镇方寸大乱,终于痛下决心,请回镇里学问最高的牛娃子,欲智取牛结实。

    牛娃子早年走出镇子求学,专攻西医,学业有成,人称“牛医生”,他回到镇子,以“心由境生”为指导原则,定下诛心之计,一场阴谋悄然展开。

    镇子里开始弥漫着一种古怪的气氛,人们每逢与牛结实不期而遇,都带着既同情又害怕的表情,欲言又止,避之如瘟神,实在避不过去的,都表现出宽宏大量的样子,安慰他并鼓励他“雄起”。渐渐地,牛结实从不以为意到满腹狐疑,一颗自我怀疑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毫不知情的牛结实,仿佛身处一个布满镜子的房间,镜子们从不同角度告诉他一件事:你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这虽与他的自我感觉大相径庭,但日复一日,众口铄金,牛结实从自我怀疑到开始无意识为这种怀疑搜集证据,以至于对孩童告诉他的真相“他们要害你,他们是骗你的”嗤之以鼻。

    至此,你是否嗅到了浓浓的“镜映”(mirroring)的气息?

    2. 当心理学家谈镜子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无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将镜映作为一个词汇收入其中,镜映一词源于对英文mirroring的翻译,是源自翻译的舶来品。

    人们耳熟能详的心理学家中,借用镜子阐述自己理论体系中某个问题的有三位: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以及自体心理学鼻祖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

    其中,对镜子的借用与《杀生》中展现的镜映从内涵上接近的,是温尼科特和科胡特的理论。

    拉康以6-18个月大的婴儿在镜子前的反应来解读人类在意识形成过程中的自欺,婴儿将镜子中的影像认作真实的“我”,意味着处于这个阶段的婴儿的主体“我”不是“我”的身体,而是在镜中看到的“我”的影像,虽然有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与“我的影像”的混淆,但婴儿开始拥有“我”的概念,作为主体“我”的意识萌芽了。拉康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镜像理论。

    科胡特则借用镜子描述母亲与儿童互动中的情境:“母亲眼中的眼神闪现(the gleam in the mother’s eye)镜像了儿童表现癖的展现”,母亲先是用这样的镜映参与和回应了儿童对自恋的需求,增强儿童早期生命经验中的无所不能感,这种全能感是儿童后期精神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儿童的成长,母亲的回应开始有选择性,儿童时而被满足,时而被挫败,在这种历程中越来越接近现实,而不是一直沉溺在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象中。

    温尼科特的理论体系虽不如科胡特的精巧而系统,却早于科胡特提出了很多重要而实用的概念。其中就有母亲的脸的镜映功能(mirroring functions of the mother’s face,1971)。

    “母亲的镜映功能是指婴儿依赖于当他凝视母亲的脸的时候母亲的表情回应,以建立他的自体感。当他看到他在母亲的眼睛里的自己时,开始获得了对他自身的知识。温尼科特说:‘当我看到我被凝视,我就存在。’这种无声的交流建立并丰富了真实的感受。如果母亲自己太忙碌,或是她的情绪低落,感受到挫折,而不回应婴儿,那么他就会为这种情绪所压倒,并且把这些摄入内心,这将带来稳定人格塑造的失败。”(丽雅·克莱因博士,有关生命第一年的基本概念【温尼科特1896-1971】)

    在他的重要著作《游戏与现实》第九章中,温尼科特详细阐述了在儿童成长中母亲与家人所扮演的镜子角色。温尼科特认为,在生命初期,小婴儿望着母亲的脸时,看到的通常是自己,因此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即,如果母亲的脸反映的是自己的情绪,或僵硬的防御机制,那么小婴儿就会产生相应的对自己的感觉,母亲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让婴儿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宝贵的,母亲脸上的不耐烦或坚忍让婴儿感知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是需要动用意志力背负的重担,而母亲脸上总是表情淡漠僵硬,则小婴儿可能因为得不到回应而无法与这个世界开始有意义的交流,并探索丰富的自我,凡此种种。

    温尼科特理论体系里的“镜映”是主动而具有塑造意味的。

    3. 镜映对儿童的塑造作用

    温尼科特强调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母亲(或婴儿的主要养育人)被视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环境,他在有关母亲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如何促成或妨碍儿童发展这方面提出的原创性观点,现在看来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游戏与现实》一书中谈到一种更为糟糕的情形。

    婴儿学会看母亲的脸色来预测她的情绪,以此决定自己是否要撤回自己的需求,以避免激怒母亲,或者不得不再一次感受得不到回应带来的失望和痛苦。婴儿很快就无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引发的混乱,他们不再尝试与外界接触,用这种策略来避免体验失望、恐慌等感觉。

    母亲(或养育者)与婴儿的互动,是婴儿生命的第一年里重要的、奠基性的互动,母亲(或养育者)需时刻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随时调整,其他的家人尽管离婴儿的距离稍远,也可以成为母亲(或养育者)的良好支持者——这种支持或者是经济上的,或者是心理上的,或二者兼有,以此间接地为婴儿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镜映不仅仅在生命的早期有重要作用,在儿童后续的发展,甚至成年人的世界里,它同样具有或大或小的塑造作用,因为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一部分是建立在"他人"身上的。

    正如发生在牛结实身上的故事。

    长寿镇最聪明的牛娃子牛医生,伙同镇民用一种有导向性的镜映将生龙活虎百毒不侵的牛结实带入到一种他们“制造”出的现实中,他的自我认知被撼动,继而向着人们所引导的方向发展。

    牛结实落入陷阱,那股令长寿镇的卫道士们害怕的、不受清规戒律束缚的勃勃生机被诛杀,此谓杀生。

    当然,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能灵活、客观地看待自己,周围人的镜映对其造成的影响也就越能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之下,也就是说,TA既懂得以他人为镜,从他人反馈的方式、态度上照见自己、调整自己,又懂得抽离出来,去辨析这面“镜子”本身的状态,不被哈哈镜扭曲了自我认知。

    牛结实的心理足够健康,怎奈牛医生的招数太过阴毒,他让镇上的每个人都充当了一面哈哈镜。

    4. 电影《杀生》的周边

    这部2012年公映的电影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导演管虎借用原著的故事主线八年磨一剑,用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它拥有原著所不具备的神秘、荒诞而腐朽的气质,管虎在公映当年腾讯娱乐对他的采访中,承认自己在讲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异己被磨灭,有些悲凉而已”,而同时,人们对自己被压抑的天性、被磨灭的血性又是如此向往……而害怕。

    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里的碎片。

    这一场设计死亡事件中,镜映充当了一种手段,它使牛医生以“杀人诛心、心由境生”为指导原则的计谋得以成功。当然,影片的结尾,牛结实已从另一张有钥匙阴影的X光片中猜出真相,但为了保全自己未出世的孩子,这次,是他主动选择了死亡。吞下毒药,拖起曾被他百般捉弄的油漆匠为他准备的棺材,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传来,牛结实将死于希望。

    他为棺材漆成他喜欢的蓝色而欣慰,八音盒在鸣唱,那是他与马寡妇的欢愉时光,永不再来。

    古老沉闷的镇子将不再有牛结实,牛结实作为一种更为淳朴、天真而本能的存在,被剿杀了,作为与古镇固有的礼教格格不入的“生气勃勃”,被剿杀了。杀生,既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

    参考文献:

    1、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分析,世界图书出版,2012.9.

    [if !supportLists]2、[endif]彼得·A.莱塞姆,自体心理学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0.

    [if !supportLists]3、[endif]唐诺·温尼考特(台译),游戏与现实,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3.(台湾)

    [if !supportLists]4、[endif]丽雅·克莱因博士(以色列)(Lea Klein PhD from Israel),Basic concepts concern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D.W. Winnicott 1896-1971) - glossary

    有关生命第一年的基本概念(温尼科特1896-1971)词汇表

    张沛超博士 译

    https://wenku.baidu.com/view/7d4c3653a32d7375a41780d6.html

    【该文首发于"辰光学院”公众号,ID:sandpla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影|《杀生》:设计杀人如戏,镜映诛心无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tw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