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哥窑笔洗盘

作者: 2ed14c1a0da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0:21 被阅读15次

宋哥窑笔洗盘

明代《宣德鼎彝谱》载:“宣德三年,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 但哥窑至今窑址尚未发现。哥窑一直是考古学家、古陶瓷学家和收藏家重视、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哥窑瓷器非常珍贵,传世稀少,据统计全世界仅有一百余件,比元青花数量还少。

宋哥窑笔洗盘

天津博物馆藏宋哥窑盘高3.2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5.6厘米。胎骨呈土黄色,米黄色釉,布满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开片纹,“金丝铁线”纹路清晰。釉质纯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盘内外釉点明显,是气泡破裂所致,为传世哥窑的典型器物。

宋哥窑笔洗盘

如今发现的真正谈到哥窑最早的文献当推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文中明确了哥窑烧造于龙泉的琉田,琉田今名大窑,为龙泉窑的中心产区。

宋哥窑笔洗盘

 

宋哥窑笔洗盘

 传世哥窑以仿三代铜器造型为主,常见的有胆式瓶、贯耳长颈瓶、弦纹瓶、八方贯耳瓶、葵花口盘、葵花口洗、双鱼耳炉、三足炉、菊瓣口盘和圆口碗、盘等。仅收藏在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传世哥窑胎体较厚,胎质细腻,胎呈黑、深灰、浅灰、土黄等色。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青黄和米黄。釉质肥润,有油酥光和缩釉小坑。釉面开裂有不规则的细碎纹片,纹片呈黑、黄二色,浅黄色的为“金丝”,深黑色的为“铁线”,俗称“金丝铁线”。天津博物馆藏宋哥窑盘上述特征明显,是传世哥窑的典型器物。如果您对此文感兴趣,且您是收藏爱好人士,请收藏此文

宋哥窑笔洗盘

相关文章

  • 宋哥窑笔洗盘

    宋哥窑笔洗盘 明代《宣德鼎彝谱》载:“宣德三年,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

  • 不了解哥窑的市场,怎么出手?

    宋 哥窑梅花洗 ...

  • 臻拍堂精品推荐:宋百及碎哥窑笔洗

    玩收藏,别再动不动请人估价了 找人估价,每个人的认知和渠道都不同,碰到负责任的行内人会告诉你不估价,不负责的会瞎说...

  • 带你了解各个时期哥窑的特征(建议收藏)

    宋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

  • 哥窑的收藏价值如何?该怎么鉴定?

    宋代第一名窑哥窑的瓷器 虽然从宋代至清代,历代都有仿烧哥窑,传世品不乏其数,均与宋哥窑器大不相同,宋代哥窑烧制技艺...

  • 宋代哥窑既然拍出了令世界震惊的天价

    哥窑之名,在宋代文献中未能查到,在元代《至正直记》中始有哥窑之说。清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释云:“哥窑,宋处州龙泉...

  • 2018-10-22

    宋哥窑瓷与仿哥器的鉴别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是唯一未发现窑址的瓷窑。但在传世瓷器中,却有较多哥窑产品,这些传世产...

  • 宋哥窑鉴定方法

    宋哥窑紫口铁足,釉均而润,色青或青中带粉,百圾碎开片纹路仿造城市地理分布走向,釉内气泡少而疏不易见,金线黄褐处为经...

  • 宋哥窑怎么断代?

    哥窑瓷,是青瓷的一种。最迟从元代起,哥窑已被列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然而,这只是从文献意义对哥窑的一个定位。从传世...

  • 学国画手记:第33篇 暗香疏影

    绘画工具材料:砚台,白盘,笔洗,墨,水,毛笔,宣纸,国画颜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哥窑笔洗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a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