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费迪南德·冯·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1964年生于慕尼黑。1994年起至今担任执业律师,专司刑事案件。其委托人包括当时的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德意志联邦情报局特务诺贝特·尤雷茨科,以及工业巨头、知名人士和社会平民等。2009年,出版处女作《罪行》,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登上《镜报》、《明镜周刊》等众多畅销书榜首,销量迅速超过50万册。2010年以本书获选《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同年获颁德国文坛重要奖项克莱斯特文学奖。
在喜马拉雅上偶然听到《埃塞俄比亚人》这个故事,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到,立即买了这本《罪行》来研究一番。
我有同事之前在监狱工作过,他说那份工作带给他最大的好处就是随便和谁聊天都不会冷场,只要觉得没什么说,抛出“我以前在监狱工作过”,接下来就是精彩纷呈又触目惊心的故事。我猜,但凡司法界的人,无论是法官,警察还是律师,都有这种不冷场功能,他们的开头多半是“我办过这样的案子”,“有这么一个当事人”。那些办案经验丰富又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一写出小说都是畅销书,比如无人不知的秦明。
费迪南德的律师身份,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最幸运的是,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他处理过很多案件,书中选了11个非常令人震撼的案子,其中最让人觉得有人情味的是第11个罪行,文章的名字叫《埃塞俄比亚人》。
主人公叫米歇尔卡,从出生开始到他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的生活经历都很悲惨,他被迫抢劫了两次银行被判处九年徒刑。最后,是因为作者的介入出现的意外转机,串起一连串的善意的力量,才有的圆满结局。至少有以下这么多人的努力,米歇尔了最终才获得了幸福:
1、作者有发现真实和漂亮的能力。他被请去帮米歇尔卡辩护,其实辩护毫无意义,米歇尔卡被抓了现行,而且不是初犯,问题只在判多少年,但是作者就觉得这个案子有特别的地方,于是答应帮他辩护。2、作者有位在长期驻扎在肯尼亚的外交部的朋友。是她费尽周折,找到了米歇尔卡的那位来着省城的医生朋友。3、米歇尔卡的医生朋友千里迢迢带来的录像带,是全村男女老少想念米歇尔卡的镜头,这个证明了米歇尔卡说过的那些悲惨的和幸福的故事全部都是真的。4、心理专家准备的很充足,事无巨细的讲述了几次诊疗获悉的米歇尔卡的生活情况,而且,对他在实施抢劫时的精神状态进行答辩,心理专家解释到,米歇尔卡没吃没喝在城里奔波了三天了严重影响了他的控制能力,他当时几乎无法弄清自己在干什么。5、在理论上,公诉人完全中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输赢一说——唯法律是从。
米歇尔卡是一个弃婴,被扔在济森(我度娘了,没找到这个城市在哪里,后面看到纽伦堡,查到是德国,年轻时说他没走远,济森应该也是德国的一个城市。)附近的小社区牧师的房前,而且是那种没有信件、没有照片、没有供日后认领的信物的那种遗弃,看得出来父母是绝对不会再关心他死活的那种。
送进了孤儿院三个月,米歇尔卡被人领养,然而,养父养母要么就是揍他,要么就是无没有原则的娇惯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太丑,学习成绩很差,没有朋友。初中毕业以后就不再去上学,他身高1米97,也没有人去惹他,他的技能课表现非常出色,考了满分,然后他参加了义务兵役。
米歇尔卡兵役期满后来到汉堡一家建筑木工厂,他干活很麻利,虽然缺乏理论知识,但是他能看懂并修改技术图纸,并能按图纸制造实物,但是,因为工厂丢了钱,他被解雇了。原因是他是最后一个被雇用的员工,而在此之前公司从未丢过东西,事实上米歇尔卡受了不白之冤,两周后,警察在一个瘾君子的住处,找到了被丢偷的钱箱。
接下来的命运还是很悲惨,米歇尔卡在战友的介绍下到妓院当管理员,他开始结识社会底层的人员,但是他尽可能敬而远之,从不染指他们的事情。可生活实在太悲惨,妓院里的那些女孩给他讲她们不幸的命运,他弄不清是真是假,然后他开始喝酒用来麻痹心灵,在此之前,他一直受了很多苦,在此之后他还是在受苦。
米歇尔卡抢劫了一次银行。他从一位妓女那儿拿了一只长筒袜,模仿电影里的场景重建冲进一家储蓄所,用一支塑料手枪,抢了一万两千马克,警察,封锁了街道,盘查每个行人,却让米歇尔卡恍恍惚惚的上了机场的公交车,然后他飞了十个小时,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斯亚贝巴。
悲惨的米西尔卡继续过着悲惨的生活,他感染了伤寒,好不容易找到勉强可以称作医生的人给他注射抗生素,他已经发着高烧,浑身皮疹,腹泻不止,快要完蛋了,生命的顽强让他还是活了下来。他又开始流浪,要么露宿,要么投宿小旅馆,后来被蚊子叮咬,感染了疟疾,他拖着病体晕倒在一个咖啡园里。
经过这么多磨难,生活终于对他张开了仁慈的口,米歇尔卡终于慢慢的开始,离开了他一直认为的是一堆臭狗屎的生活,远一点,再远一点,再远一点。
两年前失去了丈夫的阿亚娜收留了米歇尔卡,村里的人都对他很友好,他用自己的智慧,买了车,装了传送线,做了湿咖啡豆加工机,让村民们收入比之前提高几十倍。米歇尔了还学会了简单的医疗知识,还帮村民们解决各种纠纷,日子过得安静又快乐。
米歇尔卡在埃塞俄比亚生活了六年,签证早就过期的时候,官方要他回德国解释清楚。到了亚的斯亚贝巴后,他就被逮捕了,罪名是抢劫银行,依据是对比他留在银行计算器上的指纹和档案局上的他那因早年间参与斗殴被抓而存留的指纹,两者相吻合。他无法给阿亚娜写信,因为不知道地址,村里也当然没电话,他也没有照片,所以被判了五年徒刑他只好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第三年,他被获准独自离开监狱,着急要回家,可是他没钱买机票,也没护照,万般无助下,他又去买了塑料手枪抢银行,他只是把枪口朝下,对着女出纳说:“对不起,我需要钱,我真的需要钱。”拿到了钱,他又没力气跑了,身心崩溃,这是米歇尔卡第三次感到生命到了尽头。
接下来,正是由于作者作为辩护律师,帮他找到了医生朋友,医生朋友带来了能证明他所说的录像带,米歇尔卡最终被判两年徒刑,服刑到一半,剩下的改成缓刑,然后被释放,重返埃塞俄比亚,后来加入那里的国籍,过上很幸福的生活。
书的最后,讨论刑法的意义是我们更为关心的。在面对一个案件时,到底要用一刀切的刑法还是用有温暖的公序良俗?我们的刑法用于惩处罪恶行径,并根据人们犯下的罪行予以惩罚,防止下次再发生这样的罪恶。比如,偷了东西就把手砍下,不去管偷窃是因为对金钱的占有欲还是因为快要饿死。可是,米歇尔卡这样的呢?又该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这很复杂,他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接不接受法律的惩罚他都不会去伤害别人,他的做法只是和我们一贯墨守的处世原则相左,但如果我们也处于他当时境地,我们能保证自己不干一样的事?难道设法回到自己深爱的亲人身边不是所有人的向往?
还有为了誓言用斧头劈死妻子的丈夫,为了爱在浴缸淹死弟弟的姐姐,还有,还有……都在《罪行》,慢慢翻看这本书,慢慢体味生活。
人性太复杂,生活很艰辛,幸亏有情有义有爱,社会总在进步,我们会修订更好的法律,过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