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深情者的海葬

给深情者的海葬

作者: 云间月皎皎 | 来源:发表于2024-08-02 23:3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许地山写的《海角的孤星》,写了一对情深义重、生死相依的青年贫困夫妻。跨时三年,却只截取了海上两个片段。他们的新婚蜜月从海轮上开始,以死殉情的践约也是在海轮上终结。

    入选理由:是许地山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塑造了一对情深义重、生死相依的青年贫困夫妻形象。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的赏读,只能说各花入各眼。每一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实际是随时代发展、价值观迭变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艺术感染力和催人泪下的效果可能就有所差异。当然,赏读一篇作品,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历练。

    许地山这个名字初时听着有点陌生,但是一说起“落花生”,估计很多人如雷贯耳。他生于1893年,卒于1941年。文首简介:

    他出生于台湾,却为了抗战投身于大陆,曾与沈雁冰、郑振铎以及叶圣陶联合创办了文学研究会。他一生精心研究宗教、印度哲学,精通梵文,在文学研究和创作上都为文学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文学充满了宗教式的怜悯和终极关怀,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他身处的年代,正是旧中国战乱不断动荡不已的时代。实际上他虽生于台湾,但籍贯在广东揭阳,幼年随父在广东求学,然后在漳州第二师范教书,连缅甸的仰光中学都去任过教。其后又在燕京大学求学,获得文学士和神学学士学位,继续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习。严格说,它是一位履历丰富、学贯中西的学者。即使作家、文学家,也是资深的宗教研究学者。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悲悯和理想主义。

    对,绕这么大个圈子,我想说的就是理想主义,这整个爱情故事杰师一个理想主义。

    故事中这对新婚夫妇,乘海轮去马来西亚的小岛上度蜜月。因为贫穷,只给妻子买了一间头等舱船票,而自己则在那头等船票的佣人格上填了自己的名字,为的要省些资财。旁人议论他简直是妻子的奴隶,他也不理不睬。

    船在深茂的林中行驶,他对新娘说,我愿意和你永远住在这里。而新娘子说,这绿得不见天日的林中,只作浪人的坟墓罢了。故事的结果三年后女子果然埋身此地。

    新娘又问他,我的人哪,设使我一旦死掉,你要怎办呢?他说,那么,我也可以做个孤星。新娘子质疑,咦!恐怕孤不了罢。他对着大海留下热泪,那么,我随着你去,如何?故事的结果三年后他果然死在回国的船上,海葬于此,遗留下幼小的孤女。

    理想主义基调贯穿了全文。

    首先,在那个时代,三妻四妾本是常事。而中国香港和澳门直到1970年代才废除三妻四妾制,台湾甚至直到1980年代才正式废除纳妾制度。在作者生活的1893~1941年,一夫一妻的家庭、男人为女子守节的案例凤毛麟角,所以,这个故事真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其次,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凡尝试过饥饿磨难的人,很难会去为妻子倾其所有买头等舱,这种思维就不是真正穷人的思维。尤其在夫权思想统治几千年的旧中国,男女平起平坐已经不是易事;甘当妻子奴隶,甚至忍受被同船乘客嘲笑,这一切设计都是多么美好的童话故事。

    这样纯洁无瑕的感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罕见品;也表达了作者对完美爱情婚姻生活的无上向往,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贫困家庭夫妇的无限同情。

    除了理想主义,本文两位主人公,这对新婚夫妇的命运都是一语成谶,有一种宿命论的感觉在其中。

    整个小说,语言是很妙的,尤其是男主给新娘子解释这林中的树木所代表的意思那一段,真正验证了新娘的断言:你们念书人的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文中男主海葬了以后,作者同印度大红胡子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交流,代表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旁边有个印度人,捻着他那一大缕红胡子,笑着说:“女人就是悲哀的萌蘖,谁叫他如此?我们要避掉悲哀,非先避掉女人的纠缠不可。我们常要把小女儿献给迦河神,一来可以得着神惠,二来省得她长大了,又成为一个使人悲哀的恶魔。”
    我摇头说:“这只有你们印度人办得到罢了。我们可不愿意这样办。诚然,女人是悲哀的萌蘖,可是我们宁愿悲哀和她同来,也不能不要她。我们宁愿她嫁了才死,虽然使她丈夫悲哀至于死亡,也是好的。

    正如人这一生,如果能拥有过真正的爱情,哪怕悲哀总是和爱情一同来,只要来过,也是好的。

    正如船中知道这事的人,都远远站着看他的海葬,虽和他没有什么情谊,然而在那时候却不免起敬的。因为这是,给深情者的海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深情者的海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c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