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1上溯到1328,
跨越六百多岁的落差,
不过是
刚好比故宫大些而已,
引不起太多的惊诧。
朱元璋,
又名重八,
日子都过不下去,
从混混儿混到出家。
元末的农民起义,
让乱世的裂土处处开花,
成就了胆大心细的老朱,
孕育出大明的萌芽。
广积粮,缓称王,
太祖怀韬略纳贤良雄霸天下,
狡兔死,走狗烹,
洪武帝重杀心诛功臣恶名远达。
创世的先驱越是伟大,
守业的子孙注定奇葩。
靖难之役,
燕王叔把建文帝皇权拿下,
土木堡之变,
伪“战神”明英宗被俘于瓦剌。
做皇帝不在行一心当木匠,
朱由校荒政事埋祸东鞑,
李闯王以农民战争还治于大明,
崇祯帝用自缢宣告了崩塌。
明朝那些事儿啊,
充满了戏谑又透露着诡黠。
史铁生,
上天赐予长夜的灯塔,
一生在格子里攀爬,
半生在疾患中挣扎。
羸弱的身体叫人怜恤,
坚强的笔触令人异讶,
浑噩于觉醒时止步,
激越在沉寂中迸发。
地坛的风物映衬着悲壮,
老家的山河感召着光华,
残躯凭轮椅丈量春秋,
慧心藉秃笔写就冬夏。
左侧是《朱元璋传》,
右旁是《我与地坛》,
散文的心语发自肺腑,
传记的视野来自吴晗。
若说二者有什么牵系,
也许八竿子也打不到一竿。
反正我在左顾右看,
不然哪来今日的诗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fc4821db6dc7dc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