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时,同村一个在印刷厂干活的邻居送了本带插图的世界童话集给我。依稀记得那本书四四方方的,彩色的印刷,很是精美。那时侯大人们称这样的书为“小人书”,意为给孩子看的,换做现在就是绘本了。我现在还仿佛能看见一个怯怯的乡下小女孩,她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整天捧着这本书,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地看着想着。她没有糖果和玩具,没有漂亮衣服,突然得到了如此珍贵的一个宝物,在那段时间里她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福,看着书里的插图--睡美人和白雪公主,她拼命地想搞懂那一段一段文字的意思。
终于上学了,读了一年幼儿园后考了一场试,说是可以上二年级了。我们小时侯幼儿园是教知识的,那时候也没有六年级,所以我小学只读了四年,现在想来也是不可思议。二年级结束了,放暑假时城里的舅舅来接我去他家玩。舅舅家有书柜,我把他书柜里的书全部翻了一遍,甚至连他自考大学的书都翻过了。文革恢复高考时,舅舅离大学录取分数线只差三分,他工作后又准备自考,可惜的是由于厂里家里事太多未能如意坚持到最后。很多年后,我通过自考拿到大学文凭,舅舅也格外替我感到高兴。话说我在舅舅家翻完他的书柜后(其实很多没看懂),就开始想家了。我也不说,晚上一个人躺在外屋的小床上流眼泪,睡在里屋的舅妈透过镜子看见我这样,赶忙出来问是不是想家了。第二天,我舅舅就送我回了乡下。
上小学时看了不少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就记得那些书都很旧,但是书里的故事却那么地吸引人。可惜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才可以借书,而且好看的书往往都借不到手。四年级时,我的同桌,一个男生叫朱其,因为借书卡上的记录多还得过一张奖状,他看书很快记忆力也很好。他妈是我们当地中学的主任,平时可以给他很多指导。在那时,我就感觉到每个孩子的家庭真的不一样,有些孩子确实可以从家庭里得到更多的养分和机会。那个朱其只跟我们一起上了小学,中学就没见着他,他偏科,数学一般,传言说是她妈托关系把他弄到城里去了。城里学校的图书馆应该有更多又新又有意思的书吧,我当时挺嫉妒的。
所以有时就纳闷,真有不喜欢看书的孩子,比如女儿胖球,每次都是我先提出要给她买书,愁煞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