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今年读的第三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郦波老师编著的,根据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的讲稿整理的关于王阳明的图书——《五百年来王阳明》。
在高中的时代知道了郦波老师,是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对他进行的了解,中国第一位文牍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当时的目标学校一直想在南京,后来也不够努力,最终是在南京边上的小城学习。
而知道王阳明这个人就更早了,是在初中时代,那时的同桌刘熊带给过我一本书,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虽然当时对其中的内容并非十分了解,但是却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后来郦波老师在我高二的时候出版了这本书,于是便迅速地购入了签名本。但因为积攒的图书太多、时间太少,安排好的读书计划又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这个因为疫情而不得不宅在家里的春天。
当五百年前的第一完人,遇上一个在现代各个节目吃香的功利主义的文化名人时,会碰撞出怎样有激情的火花嘛?
很遗憾,并没有。不可否认,这本图书总体的阅读体验还是比较舒适的,对于王阳明人生之中的具体的经历讲述也比较详细,能够让我们对王阳明的人生经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文采和逻辑存在不少的问题、有过多的主观判断,并且,内容和度阴山在2014年出版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几乎雷同,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到底是不是这位教授、博士抄袭了度阴山先生的内容呢?
先聊聊通过这本书了解的王阳明对我的启发与感悟。王阳明从出生开始和别人相比,就已经比别人赢在起跑线上了。他的父亲高中状元,十一岁的王阳明被接到京城在私塾中学习,最后却未能高中,早早结婚。后来因为宦官,三起三落,但却造福百姓、名扬乡里,开创了“阳明心学”,成为“五百年来第一完人”。王阳明对我的启发和感悟其实大概有三个方面:其一,对感兴趣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其二,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沉浸式体验。就如其去年一年对话剧、电影、旅行等方面的探索,今年又在疫情期间阅读那些内容的原籍、进行思路和感想的整理;其三,做一个好老师,有强大的理性思维。毕竟做老师是我未来的一个出路,那么身为一名教师的必备修养,我也肯定要努力培养了。
再来聊聊在15个人文问题当中的一个问题:文人的社会性与世俗性的关系,请你谈谈对文人明星化市场化的看法。
我的答案将会在两年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当今是市场化的时代,众多大学教授、人文学者纷纷走向台前,宣传人文知识,市场有需求,而这些人又能支持供给,这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却本末倒置,那么肯定是不好的,而有的人迎合政策、左右逢源、过分功利,更是应该被这个市场所唾弃的。文人的社会性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文人的世俗性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文人明星化市场化可以尝试,但是绝对不能过火。而且,郦波教授也只能算是一个功利主义的左右逢源的教授,更不能将他称之为文人了。
只是不知道,在将来的日子里,这位教授,遇见了五百年来第一完人王阳明先生,他的内心阴影面积会有多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