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一部在中国最有知名度的佛经,只有二百六十字,文字又朗朗上口,导致很多人背诵和抄写。
'心经'的名称由来
《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还有一种错误的,也很常见的简称叫《多心经》,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不理解“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把断句搞错了。这个错误很能体现人们的阅读倾向:理解与否并不重要,多读多背才重要。
《心经》的全称和《金刚经》的全称很像,前者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者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波罗蜜多”和“波罗蜜”是一回事,意思是“到彼岸”。顾名思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就是用智慧的力量解脱于六道轮回,到达彼岸涅槃世界的“心经”。
那么,这里的“心”是什么意思呢?它常常被误解为“人心”的“心”,其实从梵文来看,它的意思是“核心”、“纲领”。这就意味着,《心经》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经,而是佛教般若学的观点摘要。
'如我所闻'的由来
各部佛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四个字,意思是“我是这么听说的”,然后才开始讲解佛陀如何传道说法。加这四个字的帽子,是为了表明正文的内容都是佛陀的教诲,不是写经的人自己编的。但《心经》很特殊,一开始就是正文,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说起,并没有“如是我闻”这四个字。
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翻译《心经》,大约是想维护佛经体例上的统一性,在开头加上了“如是我闻”,后来到了唐朝,玄奘大师重译《心经》,又把这四个字拿掉了。《心经》历史上最流行的译本,就是玄奘的这个译本。
没有“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心经》很可能并不是一部佛经,而仅仅是般若学的精华总括,属于教学大纲或者读书笔记式的材料。
'心经'主要讲
作为般若学的精华总括,《心经》的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空”字。
佛学讲“空”,不同派系有不同的理解。前边讲过,“说一切有部”提出“极微”概念,认为极微是最小的物质单体,不可再分,这种“空”叫作“分析空”。与“分析空”对应的“般若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聚合体,都可以无限细分,没有穷尽。
分析空基本属于小乘佛教,般若空基本属于大乘佛教。《心经》属于般若系统,讲的“空”就是般若空。《心经》开篇第一句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一句话,就是全篇的纲领。
人心向简,这是永恒的规律。所以流传千古。做产品做生意做人是不是也要考虑这个,你是为了一时还是为了更久远。这一刻我深深的懂了什么是极简。
2019/02/27 深圳固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