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918/8765b1095b827607.jpg)
文|珠柒柒
距年末只剩一周的时间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快过完的这一年的梗又来了。柒柒是不知道小伙伴们2018核心词是啥,但我猜ofo的应该是“丧”吧?
这不,最近几天,朋友圈又被“ofo退押金”事件刷屏了。
想想夏天走在街头,最亮眼的应该就是ofo、摩拜、酷骑等等这些“共享花车”了。
由于每种单车颜色不同,曾经看到过一张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918/6e1d9462eabacd71.jpg)
当时就想,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单车,我怎么就见过三种颜色?难不成把这些颜色都骑过一遍的小伙伴可以召唤点什么出来?
但对于柒柒这样的宅女来说,上班都需要公交地铁,假期多半宅在家挨不着交通工具;偶尔约朋友出门,四站以内步行,四站以上就公交地铁了,同样接触不到共享单车。
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那就是,自己不怎么会骑车……
自打小学学会骑车之后一直到上大学,骑车的次数一只手数完还有富余。
还记得大学期间和朋友一起骑车出去玩,路过一个转盘拐弯的时候,我就那么直挺挺地侧躺进了那个花坛……
你问我后来再没骑车是不是因为有阴影?那算什么阴影?至少爬起来还骑完了全程骑回学校了。但总之就是没有机会再骑车。
直到前两年共享单车的瞬间刷街,我又开始蠢蠢欲动,但,仅限于“欲动”,因为直到很多共享单车都开始接二连三退押甚至倒闭的今天,我都还没下载过任何一款共享单车的软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918/69ba5c66aa00d103.jpg)
之前看着酷骑退押金跟打仗一样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只差一把瓜子一个小板凳。但最近,小黄车退押金的1100多万人的长队让我有点不淡定了,据说总部排队都是从五楼排到大街上的,网上也迅速出现了各种秒退押金的“小技巧”和“攻略”,甚至还有传闻说,装外国人可以更快退押???
这一热潮甚至引起了交通部的重视,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部正督促其畅通退押渠道、优化退押流程,加快线上退押进度。
怎么的,我还不知道共享单车APP长啥样呢,你们就都开始退押金了?感觉自己又错过了什么,慌慌的……
要说夏天满街都是穿梭的五颜六色的单车,那么从秋天开始,那些单车则从动态变成歪七扭八+叠罗汉的花式静止状态,原本鲜艳的颜色也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比秋天的落叶还要凄凉一些。
或许,它们自己也预感到了自己退出历史舞台的结局,又无奈自己也无法扭转这颓势,只好窝在角落凄凄惨惨戚戚地“患伤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918/fc67fa9798cb99ea.jpg)
其实,早就在共享单车大火的时候,这样的结局貌似就已经注定了,毕竟月盈则亏是自然规律,越快走到峰顶,也就越快迎来下坡,只是共享单车走的上下坡貌似都是高速路,被逼无奈只能一上来就不自觉的上了头,直接飚到80+。
早在2017年下半年,酷骑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单车、町町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先后倒闭,而一直明争暗斗的两家领头羊企业摩拜和ofo的融资总额却超过了33亿美元,2017年投放单车超过3000万辆。
而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自行车内需在2500万辆左右。这就意味着,当年仅摩拜和ofo两家订单就足够供给内需,并且还有很大富余。
这种恶性竞争无疑是拖垮其余二三线品牌共享单车企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促使摩拜和ofo成为了融资的“无底洞”。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918/6ce183a25544aeda.jpg)
随着其余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摩拜和ofo之间的竞争也渐渐变为免押金与收押金两种模式间的对抗。而自打一开始就备受争议的“押金”问题,最后随着摩拜被美团的收购而变成了ofo一家“甜蜜的”的负担。
2017年倒闭的酷骑单车共欠押金10亿元,还曾经挪用4亿元用来造新的单车。不知道据说作为行业潜规则的“挪用‘专款专用’的用户押金”是不是酷骑坍塌的主要原因,但“押金”却成了现在横在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脚下的一个鸿沟。
今年这一年,融资失败,出售失败,裁员,搬家,被供应商告上法庭,被用户挤兑押金,这些一步步将ofo从被很多人追着扫码的小黄车变成了被人绕着走的过街老鼠,甚至很多人都“盼着”它倒闭。
尽管戴威在公司内部连发两封公开信:第一封对员工说“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第二封则更像是安慰用户的,“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然而,对于已被“限制消费”的戴威来说,已逾10亿的押金无疑是雪上加霜,ofo团队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退押困局。
无论是直接买了还钱、抵给用户还是卖给用户等等哪种方案,都算是给了想要把ofo牢牢攥在手里的戴威一个难题。
也许他有“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豪情和野心,但在这个创业一不小心就失业的时代,用户至上永远是不可违背的服务宗旨,因此,但愿戴威能够权衡利弊,或者是改变一下思考模式,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履行他“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的诺言,到那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给近期有些动荡的共享汽车平台一个借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