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我非生而知之者”,你知道,这个话肯定是有人跟孔子讲说:“你是圣人,所以你做得厉害,我们做不到。”你知道社会上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对别人封圣?人们喜欢神化的天才。你比如说,莫扎特弹钢琴弹得很厉害,大家说:“那个人你没法学,没法学。天才,六岁就是神童。”然后说:“贝多芬厉害,天才,华罗庚厉害,天才,天才,都是天才。”
“樊老师讲书讲得好,樊老师你这是天赋,你别否认,我告诉你,你是天赋。”我说:“我之前就不爱读书,我真不是天赋,我是工作以后才慢慢学的。”“不可能。你小时候诗歌朗诵会,你肯定得过奖。”
就是我们为什么非得把别人的一些长处归于为天赋呢?各位理解这个道理吗?因为这个给我们不去行动带来了理由和借口。人最怕的事叫认知失调,什么叫认知失调?说:“莫扎特那么厉害,那我觉得我也是个很厉害的人,那为什么我就做不到莫扎特那个水平呢?”认知失调了,认知一失调,痛苦,说,“我不如莫扎特,我这么笨莫扎特能做到我做不到,我很难过。”很难过的时候怎么办呢?你得想办法改变这个认知失调。大量的人不愿意改自己,说:“有本事,你向莫扎特学呀,你练呀!”他不愿意练,不愿意练怎么让这个人认知失调解决呢?就说:“莫扎特学不了,莫扎特那是天才,几百年就出这一个,所以学不了。”你看只要你给他贴上一个神圣的标签,你放松了,莫扎特没有从你这件事情当中得到任何好处。我告诉你,莫扎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孔子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是圣人。”孔子说我不是这样的人,但是老百姓和学生就希望孔子是这样的人。因为你是这样的人,我轻松了,我不用像你一样学习,不用那么努力,我的认知失调解决了。这就是我们整天喜欢给别人身上贴圣人标签的原因。各位,如果你真的有志气,你要相信孔子能做到的事,你一样能做到!
王阳明18岁的时候,在江西遇到大儒娄谅。娄谅跟王阳明说了一句话,让这个小伙子转变了整个人生的方向。这句话是什么呢?娄谅告诉王阳明说:“圣人必可学而至。”孔夫子这样的圣人必可学而至,你只要努力学习,你今年才18岁,你也一定能够成为这样的人。这一下子让王阳明豁然开朗,所以如果我们轻易地把周围这些厉害的偶像,很棒的人,你都给他贴个标签,说:“没法学,天赋,没法学。”那你就堕落了,你马上就变成一个“泯然众人矣”。因为你觉得人家反正都没法学,所以孔子在这儿跟他的学生强调:“我根本不是什么圣人,我非生而知之,我不是天生下来就什么都明白的。”好古,我前面解释过了,好古其实就是爱学习,我喜欢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不是蛮干,然后,敏以求之者也。孔夫子曾经夸奖过孔文子,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非常敏锐,非常敏捷,非常勤奋,然后愿意去学习,所以想要把这句话理解透彻,我们要去学习,刻意练习。
这本书《刻意练习》,给我们破除了所有关于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像莫扎特、像帕格尼尼这样的人,全是靠勤奋地练习做到的,所以孔子在2500年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句话就是刻意练习,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把人分成几等。最上的叫圣人,生而知之;其次,学而知之;再其次,困而知之。就是困住了去学习,学到了,再往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就是困住了还不学,每天生活的很痛苦,在泥浆里面挣扎,天天骂人,天天自残,难过。但是不学习,这种人孔子说:“没办法,这是最下等的人。”所以孔子说生而知之的人他没见过。这种人可能有,没见过,圣人。孔子认为尧舜可能是,孔子对死去的人一般比较宽容。死去的人,给他一个圣,给他一个仁,这都可以。但如果一个人活着,想让孔子说,这是一个圣人,这是一个仁人,做不到,孔子不会说。所以,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相信“敏以求之”。相信好古,相信去努力得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说那些人都没法学,都是天才。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这段话有意思了,他有故事。
“子入太庙”,就是孔子进入到了太庙当中。太庙是君子的祖庙,那鲁国的太庙是周公旦的庙。因为鲁国是当年武王伐纣结束了以后,他不是分封嘛?鲁国就是周公旦的封地,齐国就是姜子牙的封地,所以这个“子入太庙”,到了周公的庙里边以后,每事问,什么事都问。说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这个事该怎么做,那个事该怎么做,什么都问。“或曰”,又来了一个,“或曰”。就是有人就说什么呢,说闲话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大家都说这个鄹人的孩子,因为孔子爸爸是封在鄹地的,然后谁说,那个鄹地的那个孩子知礼?因为孔子是因为名声很好,大家都认为这个孩子,他说吾十五志于学嘛,三十而立嘛,这个故事应该是发生在孔子30岁以后,就他已经开始走入这个政坛,被别人看见已经有了名声了。否则的话,你说谁会把一个人叫鄹人之子呢?那就是说,这个人是有一定名声的时候,所以别人才会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说那个人,谁说他懂得礼?他不懂,为啥“入太庙,每事问。”到了太庙,啥都不懂,啥都问,你丢人不丢人?所以这个“或曰”的这个人说闲话,说孔子不知礼,什么都问。“子闻之”,孔子听说这件事,有人跟孔子讲了,说你老问这事,别人都说你了。
然后孔子说:“是礼也。”这句话很有意思,什么叫“是礼也”?第一种可能是孔子真的不知道,因为孔子没有见过太庙,第一次进太庙。如果他没有进过太庙,第一次进太庙的话,那我想一个人,就算在书上读了再多的东西,到了实际的环境当中,也一定不会知道吧。你比如说,我现在给你一本书叫做雅典神庙的说明书。给你一本,你看,你把雅典神庙整个什么大柱子怎么来的,你都看,看完以后,请问你到了雅典神庙,你真的什么都懂了吗?你到雅典神庙一看,你说这我知道,是第五页的东西嘛,是不是?不可能,就是在哲学史上,曾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他就是说叫色彩学家玛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思想实验。说玛丽是个色彩学家,但是她从小只生活在黑白的世界里。就是玛丽,从生下来,周围就是黑白的,一切东西都是黑白的,房间桌子全是黑白的。没有彩色,但是玛丽在这个房间里边长到了30岁,一直在学色彩学。就是红色是什么?红色的光谱是什么?红色带来什么感觉,蓝色是什么?绿色是什么?她把色彩学学完了。学完了以后,30岁生日这天,把玛丽从房子里放出来,然后这时候玛丽看到了红色,请问玛丽还能不能够学到新东西?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悖论,就是当你在纸上学完了所有的知识以后,你见到了真的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会不会有新的感觉?那我相信你一定得对半天吧,你说:“这,这真的是红色吗?这真的是红色吗?我好兴奋!”你没法确定,所以如果作为一个从鄹人之地来的这么一个年轻人,第一次进太庙的话,那不知道很正常,所以“每事问”,每件事都要确认一下。我书上虽然学过,我知道,但我得确认这是不是我在书上读到的那个东西,那种兴奋的感觉。那为什么很多人不问?这里边的核心就是你要搞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不问。就是有很多人生怕别人认为自己不知道。所以假装正常,假装不问,就像网上说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很多人在职场当中就是这种态度。就是老怕丢面子,导致什么都不敢问,那好,最后的结果就是做错事。不合于礼,所以孔子说,这才是礼呀,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且最重要的是,礼乐这些事情你不能搞错,你必须把他问得详细了。而且不同的地方叫“十礼不同俗”。离开一定地方就不一样了,所以你得问明白才行,这是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就是孔子其实都知道。孔子对这东西都知道,都知道了以后,竟然还要“每事问”。为什么?表示尊重!你想想看,我们到人家家里边去访问,看到人家里边给你展示,家里边的很多收藏,什么东西,然后你比他们家实力大,你收藏的东西更好,然后,你说:“这我们家五个,就不值钱,你的假的能看出来的,不行不行。”你知礼吗?就算你真的明白,真的懂,你进到了别人家的太庙里边,已经到了别人的这个收藏的馆里边,你也得保持点好奇心吧!这才是礼呀,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依然是礼。因此,无论孔子是知道这件事,还是孔子不知道这件事,孔子做法都没错。“入太庙,每事问。”表示尊重,表示认真,表示谦虚。所以,假如我们到了一个地,我们去一个地工作,什么都不敢问,什么事都假装自己似乎懂。然后就出手去做,这才是最糟糕的。所以孔子跟子路讲的,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路就是那种人,子路比较莽撞,所以子路的特点是喜欢跟别人抬杠、吹牛,喜欢争论,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孔子告诉他:“不知道就问,不懂就问。”所以“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今后别人跟你们争论,别人说你们这件事做的不对,你就说一句是礼也。你的境界比他高出一个珠穆朗玛峰,特别好!
第15章,这句话也是名言。我们小时候,每一个教室里都挂着这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话在我做了读书会以后,我会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关于学习,就这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就是“学而不思”,什么叫学而不思,你们有没有见过那些,到处上课,什么都信的那些人。就是有的企业家一旦上课,打开了一扇洪水的大门以后就停不下来了,把公司上到倒闭为止,就只要有门课挺好,花钱几十万,另外一门课很好。几十万的去上,上到最后公司倒闭。为什么?光学不动脑子。“学而不思”,在脑子里边塞了很多的东西。塞了很多外在的概念知识。我有一次给混沌上课的时候,他们那些人提问我说,咱们都别讲黑话好不好?就是大家讲的全是创业黑话。都是那些很奇怪的这种名词。只有这波学创业的人懂。你跟老百姓讲,老百姓都听不懂的这种话,就是他灌输了很多概念,很多名词,很多知识在脑子里边没有消化,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所以,只读书,不思考,不内化,不使劲,这个叫做学而不思。就好像我们在外头,别人给我们提问,樊老师这本书我听了,为什么没有找到那种感觉?你听了,你有改变。那你先告诉我,我该怎么改变,你看他连怎么改变,这样的事他都要依靠你,他不愿意动脑子去想想怎么改变。所以叫学而不思。学而不思,怎么样?则罔,糊涂。就这种人,能够说出很多概念来,但是很糊涂,不清楚。你比如说我们讲《不管教的勇气》,我们之前讲过情感引导,就是讲那个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完了以后就有很多人问,说樊老师你看在那本书里面是讲我们应该表扬孩子,应该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表扬他,肯定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在《不管教的勇气》里边告诉他不要表扬,告诉他只要表示感谢就好了?表扬反倒没必要,你说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个东西?我说:“你就好好理解一下。你就自己琢磨一下,你自己是个成年人,你可以选择。你觉得谁说得更对?”他说:“那你不能让我矛盾。”我说:“我为什么不能让你矛盾?那个牛顿跟爱因斯坦矛盾吗?牛顿跟爱因斯坦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完全不一样。那你说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个人,总有一个人不靠谱。所以我不学物理了,你看,因为物理学在发展。你不能够接受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带来的矛盾,所以你不学物理学了,你说你可惜不可惜,教育孩子这件事也在不断地发展,然后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人提出那样的观点,那我们作为一个要用的人,你能不能参与点力量?你能不能体会一下,你能不能试一下,自己做一个决断,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找到自己参与进去思考的那种力量,这叫做学而不思则罔。做什么事老希望找到一个权威,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说你只要说了,你负责,我告诉你,我就按你这事做了。没人愿意为你负这个责任,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确定的真理。如果你们学过哲学,你就知道真理只能无限接近,但是没有真理,你没达到真理的那个状态,所以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件事,就不用那么样到处去疑问,到处怀疑,你的疑问和怀疑,其实就是为了自己不愿意思考。你不想思考,所以你说要不然就别学吧,学习也没什么用,你看呐,他们都搞不明白。牛顿你也别学,爱因斯坦,你也别学了,这就是我们说,你要能够自己参与进来。
学而要思,这个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呢?这种人你们见过吗?钻牛角尖,瞎琢磨,不学习,但是你会发现他闷头瞎搞,谁都不信。但是他没有读过经典,他对前人所研究的东西根本就不知道,很多妈妈琢磨怎么带小孩的事,瞎琢磨,就是这个孩子不写作业,然后这妈妈说:“以前我都揍他。”然后赶紧跟她回复,因为我看到小孩被揍,我就特别难过,就跟别的朋友回复说:“别揍,揍孩子特别不好。”然后说完了,说完她说:“樊老师我听你的建议,我没有揍他。”我说:“你怎么做的?”“我在他面前哭,我说我活不下去了。”然后孩子很害怕,孩子说:“妈妈怎么了,为什么活不下去?”“我的儿子不写作业,我活不下去了。”她说,“我觉得这招可能很有效。”我说:“你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内疚感,这个孩子就算去好好写作业,他也是为了不让妈妈哭。”那我说:“你干嘛要做这样奇怪的尝试?”她说:“那我该怎么办?”我说:“你读本书不就完了吗?”叫思而不学则殆。就是有很多问题,我们一天到晚的光用脑袋想,来解决问题,你是做不到的,因为孔夫子都曾经说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无所得。就是有些问题,你整天靠自己琢磨是琢磨不出来的。你把前人写过的书读一遍,你发现人家早想明白了。人家想明白了,我拿过来用就完了,然后用的过程当中加一些自己的思索,两者配合,学和思进行配合。
所以,学而不思,你会糊涂。思而不学,你会危险。这就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既要学习,也要思考,我们内化,然后把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批判性的接纳,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进步的方法。你看孔子当年说的多明白,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些事,跟2500年前孔子面临的是没区别,你就能够理解孔子那时候可能也办了一个像读书会这样的东西,就是做完了以后,有一拨学生说听不懂,听不懂太难了,做不到,就光知道那些东西做不到,学而不思。然后有一拨人根本不学,天天过来辩论,你那个不对,你那个不对。孔子说烦死了,你们俩回去学去,这个多思,那个多学,这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所以这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应用的例子。这两句话大家都会念,一定要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