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事情重复做,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们日常生活中80%以上的无意识的行为都是由习惯引导发生的,良好的习惯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轻松,因此,培养好习惯就成为一项长期需要坚持做的项目。
小孩子12岁之前的行为模式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而环境中接触最多、给予影响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如果能够引导从小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小孩子会更有主动性和自我判别力,就能够自律,对自己维持高标准,就不用父母太操心。
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禾苗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小孩的童年期就是短短的12年,父母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用心地陪伴、引导、帮助他建立起非常多良好的习惯,在12岁之后,就比较容易度过所谓的叛逆期。
很多家长是在12岁之前,任其自由发展,当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更难沟通,面对出格的行为,束手无策,苦恼不堪,才后悔不跌。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能不能提前先也做做功课,在他小的时候,就给他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当然可以了,但是首要条件是父母先要自己说到做到,用行动去引导,而不是仅仅口头上喊得凶,自己无动于衷,是无法起到作用的。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随时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都不晚。可以通过打卡跟踪的方式来培养,当习惯建立起来了,就自然而然地不费力了。
我也回顾了自己受益的好习惯,确实是让自己走得越来越轻松,辅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1.阅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从中能够汲取到优秀人总结的方式方法、处世哲学、生活道理,可以直接拿来运用。每周阅读不低于15小时是目前的状态,阅读带给了我持续快乐,这种行为也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切入了身体内部。如果没有阅读,就感觉浑身不自在,睡觉前都会补一补,才能踏实入睡。
2.写文字:每周输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字是目前的状态,一般是周一到周五每日输出1000字,周末两天不低于100字即可。这样安排是为了享受文字这件事,而不会当成是任务,避免每日大量输出产生厌倦情绪。当然了,文字这件事,经常写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满怀准备才来下手,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要写什么,有时候,坐着都抠不出一个字来,但是,一旦不管什么,开了头,后面就顺着出来了。因此,已经习惯了,早上打开电脑,打开页面,就开始写,把这件事安排在了第一位。
3.走路。每日步行不少于1w步是目前的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能力去享受生活,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走路是最便捷的微型运动,每天走路1万步,在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
按月打开,培养起更多良好的习惯,是从现在开始要立即行动的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