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县令
在我国封建时代,有很多府县官吏是当代的“高考状元”和闻名遐迩的才子。“扬州八怪”之一的戏谑之官,就是其中之一。
郑板桥(1693~1766)
清代诗书画大家、文学家。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板桥。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汉族人。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1736)。
官山东范县、潍县。政绩显著。
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其在诗、书、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受到当代和后人的爱戴和敬仰。其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著名的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传世。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他早岁艰辛,三岁丧母,在父指导下,八、九岁作文联对。十四岁又失去了继母,乳母成了他生活和感情的支柱。十六岁从陆种园先生学填词,二十岁考中秀才,
二十三岁娶妻徐氏。后赴北京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康熙五十八年(1719)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
古今联话(二十四)后客居扬州,结识很多名重当时的画友如金农、黄慎等。
古今联话(二十四)后求学通仕,雍正十年(1732)赴南京参试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在北京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进士。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
“我亦终葵称进士,
相随丹桂状元郎”。
古今联话(二十四)乾隆六年入京候补官缺,乾隆七年(1742)为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知范县调潍县,居官十年,政绩显著。后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民遮道挽留,画像以祀,并建生祠,可见民心!
古今联话(二十四)去官后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这期间书画作品极多,流传甚广。
古今联话(二十四)板桥卖画,不同于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他既入市场,大大方方,还特制《板桥潤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实价标价卖画第一人。
“大幅六两,
中幅四两,
小幅二两,
条幅对联一两,
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古今联话(二十四)外又附诗一首:
画竹多于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
只当秋风过耳边。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本真。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巧骂豪绅
有一次,当地豪绅慕郑板桥的才名,求题门匾。板桥素闻这个豪绅平日里经常巴结官府,干了很多欺压良善、横行乡里的坏事,所以想借此机会捉弄他一下。便给他题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并嘱咐漆匠在油漆上做了手脚,对“雅起敬”三字,只漆左半边好漆;对“闻”字,只漆“门”字。
过了一段时间,匾上字没上好漆的部位模糊不清,而上好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看去,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偕音)。
古今联话(二十四)下面欣赏几首板桥的诗和对联,感受一下别具特色的美!
古今联话(二十四)六十寿诞自撰的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闊,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古今联话(二十四)自寿联:
我的人生我作主
世间潇洒走一回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题画竹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垂渔竿。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宦海归来两鬓星,
春风高卧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
依旧江南一片青。
古今联话(二十四) 古今联话(二十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