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2020-08-19|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2020-08-19|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作者: 进击的浩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8-19 14:45 被阅读0次

    1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是个网络,当盯着一个球员的时候,疑惑为什么停下来,为什么奔跑,但是镜头拉远,辐射整个足球场,就能明白你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的功能。

    1.1物理屏障

    人的肠道,生殖道,呼吸道覆盖面积可以达到400平方米。

    1.2先天免疫系统

    “先天”,是因为所有动物天生都具有的。①巨噬细胞(macrophage)在组织里,其实原始在血液中叫做单核细胞,进入组织里面才叫做巨噬,让巨噬细胞吞入铁屑,然后用磁铁收集巨噬细胞,interesting!

    一个给你,一个给我!

    ②巨噬细胞还能产生一些叫做细胞因子(cytokines,CK)的蛋白质,可以诱导招募其他免疫细胞。

    1.3获得性免疫系统

    物理和先天之后,还有第三道屏障,就是获得性免疫系统(aquired immunity),目的是为了干什么呢?抵抗病毒!感染了牛痘的人不会感染天花,获得性免疫的诞生。但是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典型特征—— 它所获得的抵抗力仅针对特异的人侵病原。

    1.3.1抗体和B细胞

    接着从天花来看,血液中因为获得性免疫有了一类特殊的蛋白,抗体(antibody),进而,牛痘病毒就是抗原(antigen)。

    一个IgG抗体分子是由重链和轻链组成。每个抗体有两个特定的Fab“手臂” ,它们可以结合抗原

    在血液中,IgG占所有抗体的75%,还有4种其他类型的抗体,即IgA、IgD、IgE和IgM。抗体都 由“B细胞”(B cell)产生,B细胞是一类白细胞( 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其源自骨髓,成熟“抗体工厂”。

    除Fab区结合抗原,抗体分子的恒定区域 (Fc)“尾”能够与受体(Fc受体)结合,这些受体存在于巨噬细胞之类的细胞表面。Fc区的特异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类型(如IgG、IgA等)。

    一个抗体结合一个特定的抗原(天花病毒表面的一个蛋白分子),因此,能结合不相同的抗原,就要不相同的抗体。需要多少种不同的抗体呢?1亿个抗体分子!!(因为人有四万个基因,一个基因一个蛋白,一个蛋白重链和一个轻链,8个0,亿!)

    我觉着,应该是理论上如此吧。。抗原都是b细胞生产的,肯定b细胞要有一些聪明的方式来对抗这种情况。后面应该有解释

    1.3.2抗体多样性的产生

    对B细胞如何产生足够数量不同种类抗体分子,以保护机体抵御所有的病原的解释由两部分:①克隆选择原则②组合设计的原则,亦就是抗体基因的构建方式。

    1.3. 2.1 克隆选择

    就是每个B细胞能制造出一种抗原结合的抗体【注意:一个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就是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抗体驻扎在B细胞表面,后,遇见可配适的抗原,自己迅速增殖,将此种抗原播撒到血液中。就是克隆选择,是免疫学的主要概念之一。

    1.3. 2.2 组合设计

    77年Susumu Tonegawa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一个B只能有一个抗体,所以很难对抗如此多的抗原,这个人就是搞清楚了,为什么人体可以对抗这么多的抗原。

    普通科学家的疑惑逻辑:细胞的dna数量是一致的→那么编码的抗体种类就是不变的,不变的人的体内的抗体,无法对付抗原→但是事实是人类活着→产生疑惑

    Susumu Tonegawa的思考逻辑:细胞的dna数量真的是一致的吗?→我假设不一致→我假设B细胞的成熟过程使得编码抗体的基因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足以产生出对付亿量级的抗原→开展试验:验证下不成熟时期的编码抗体的序列和数量是否和成熟期间一样?→不一样!!→组合设计理论,bingo!!

    组合设计理论:在每一个B细胞中,编码抗体重链基因的染色体上有四种类型DNA元件(基因片段)的多个拷贝存在,分别为V、D、J和C。同时,V有50多种,其他也有多种。

    排列组合,和氨基酸,dna存储信息不谋而合!!

    组合设计就是大自然母亲的最佳设想之一!

    重链和轻链都能随机排列,出现多种构象,组合数约为1千万,但是基因片段组合在一起后,还会有额外的DNA碱基插人或去除。这样产生1亿种不同的B细胞并制造各自不同的抗体,就能在理论上抗衡抗原的多样性了。

    这种组合设计和结合多样性的神奇方式,仅需要少量的基因片段(大约300个)即可以产生难以置信的抗体多样性。【数理中的,排列组合】

    1.3.3抗体的功能

    抗体并不会杀灭任何病原,只是给病原植入一个要予以消灭的标记,消灭的活它不干。也就是抗体的修饰(decorate)能力。

    抗体分子是以它们的Fab区域与病原结合,留下它们的Fc端以便与 细胞(如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同时:当一个吞噬细胞的Fc 受体结合了已对病原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分子时,这个吞噬细胞的胃口就会大大增加,使随后的吞噬作用更为有效!!

    很突兀但是有趣的一个概念:病毒结合细胞表面受体,然后进入繁殖,抗体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与病毒结合。【病毒能结合细胞表面受体,抗体题能结合细胞表面受体,抗体也能结合病毒,从而阻止病毒进人细胞或阻止其进人细胞后的复制增殖。】病毒被停滞了,然后等待巨噬细胞的处理。

    1.3.4 T细胞

    抗体中和病毒的bug:一旦病毒进来了,抗体就没用了,所以就有了“杀伤性T细胞”,12次方是T细胞在人体内的数量级,体现了他的重要。

    T和B都产生在骨髓,同时T表面上具有类抗体样的分子,称为T细胞受体(TCR)。T细胞受体也是通过混合排列及组合设计的策略形成的,—样具有多样性。另外,T也遵循克隆选择,当受体分子与同源抗原结合时,会导致T细胞的增殖以形成一个具有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但是T细胞反应较慢,具有特异性。

    差异: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而T细胞则在胸腺(thymus) 中发育成熟(因此称为“T细胞”)。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识别任何有机分子,但T细胞仅仅识别蛋白抗原。B的表面受体可以以抗体形式释放,而T不行。

    T细胞可以分为3类:①杀伤性T细胞(通常也称为细胞毒淋巴细胞,即CTL)②辅助T细胞和③调节T细胞。①可以通过与特异性的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启动自杀程序,当病毒感染的细胞死亡之时,其中的病毒也就随之消灭了。

    ②的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产生作用。细胞因子被称为如白介素2、干扰素γ,相当于一个“细胞因子工厂”。

    调节T细胞,还非常神秘。原因在于它们独特的表面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因此,无法将这类T细胞从其他T细胞群体中分离出来。调节T细胞可以协助调控其他类型T细胞的功能,但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尚不清楚。不知道现在研究出来么???


    1.3.5抗原的递呈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蛋白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在抗原递呈过程中执行了“递呈”的功能,而T细胞则是用其受体来分析确认所递呈的抗原。

    肾衰竭患者的匹配肾脏,就意味着移植手术中的供体与受体的MHC分子应试图匹配。

    MHC分子有两种类型,①MHCI类②MHCII类。其中MHCI类分子在机体大多数细胞表面都有分布,但量的差异幅度很大,它们的功能是能通知杀伤性T细胞在其他细胞内有什么变化发生。当一个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病毒蛋白质的片段(称为肽段)就可装载到MHCI类分子上,然后转移到被感染细胞的表面。杀伤性T细胞用其受体结合这个细胞,从而确定该细胞已被病毒感染而应加以摧毁。②MHCII类分子主要是针对辅助T细胞的激活。特定的细胞才能制造MHCII类分子,这些细胞被称为抗原递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将会吞噬此细菌,将消化了的细菌蛋白片段与MHC1I类分子结合,并将此复合物形式的分子展示在巨噬细胞表面。通过T细胞受体的识别,辅助T细胞可扫描到巨噬细胞上MHCII类分子上的新的细菌感染的信息。MHCI类分子可以在细胞内出现某种异常时向杀伤性T细胞发出警报,而MHCII类分子则在APC表面展示在细胞外出现的异常向辅助T细胞提供信息。

    二者其实很相似 MHCI类分子,肽段刚好填满了沟。分子所形成的沟两端是封闭的,因此蛋白质片段必须刚好约为9个氨基酸才能填入其中。 可以看到肽段溢出了沟,因为MHCll 类分子所形成的沟两端是开放的,所以所容纳的蛋白质片段的长度在15个氨基酸左右最为合适。


    1.3.6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激活

    BT这么好的武器,是怎么激活的??

    辅助T细胞激活的第一步是识别被MHCII类分子展示在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同源抗原(例如一段细菌蛋白的片段)。

    但是仅对递呈抗原的识别是不够的,激活还需要第二个关键信号。第二个信号是非特异性的(对所有抗原均为相同),它涉及到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图中为B7分子)

    当其与辅助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即图中的CD28)结合时,就形成了第二个信号

    为什么要两个信号???:因为T是一个很猛烈的武器,要两重权限才能开启。

    1.3.7次级淋巴器官

    1000个T细胞具有TCR特异性,所以辅助T细胞要能够和APC接触到才行,人体内有数千个淋巴结,淋巴结相当于一个场所,阻留抗原和APC和T和B进行见面。

    1.3.8免疫记忆

    T和B作用完之后就会死去大多数,但是此时已经有了特定识别能力,数量回到最初的量级,等待下次入侵,可以再次爆发,好像有了记忆。【初中生物】

    1.3.9自身耐受

    B和T能搞死细胞,正常情况能搞死患病的细胞,但是搞死正常细胞的话,就是自身免疫疾病了。

    1.4先天免疫系统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比较

    先天免疫的巨噬细胞已经严阵以待,随时上阵;选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定制,需要时间,很强,但是很慢。

    1.5先天免疫系统的规律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受体(TCR和BCR)是多样性,特异性的,它们可以和自然界几乎所有的蛋白质分子作用。但是,获得性免疫累统却无法确定哪些蛋白质分子对机体是危险的,而哪些又是无害的。这依赖于先天免疫系统所做的判断。

    与获得性免疫系统受体所表现的多样性相反,先天免疫系统的受体主要用于检测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病原,例如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和一些被特殊的病原(如一种新的病毒)所破坏的细胞。先天免疫系统是开启获得性免疫系统对入侵病原特定反应的枢纽。

    先天性免疫系统收集病原信息并分析,做出程序化反应,随后传递给获得性免疫系统,告诉后者应该应用B细胞还是杀伤性T细胞,以及在哪使用。


    2 先天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被低估了,他是快速的。包括:补体蛋白,专职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2.1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20种不同蛋白质组成,通过共同作用消灭入侵者并把信号传递其他免疫系统成员。补体系统非常古老。人类在胎儿发育的前三个月补体蛋白已开始合成,因此,孩子出生前大自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这个系统。补体蛋白缺陷的孩子在死于感染前就很难存活。

    补体系统在发挥作用前必须被激活,补体激活的途径有三条。①“经典”途径,依赖于抗体激活,②旁路突降③凝集素激活途径

    2.1.1旁路途径

    构成补体系统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而在血液和组织中存在的浓度较高。C3分子可被连续降解成两个较小分子的蛋白质。C3b能和两种常见的化学基团(氨基或轻基)结合。因此这些小C3b 有许多靶分子。

    如果C3b在大约60微秒内不能和这些化学基团中的一种发生反应,它就通过和一个水分子结合而被中和,游戏结束

    如果C3b在大约60微秒内不能和这些化学基团中的一种发生反应,它就通过和一个水分子结合而被中和,游戏结束

    一旦C3b稳定结合于细胞表面,另一个补体蛋白——B就连接到C3b 上,随后补体蛋白D参与反应并切下一部分B,从而产生C3bBb,interesting!!

    一旦C3b稳定结合于细胞表面,另一个补体蛋白——B就连接到C3b 上,随后补体蛋白D参与反应并切下一部分B,从而产生C3bBb,interesting!!

    一旦细菌被这个C3bBb分子粘住其表面,C3bBb的作用就类似一条“链锯”,能切开其他C3蛋白并把C3蛋白转变成C3b。邻近的C3分子无需自发裂解而即可形成C3b, C3bBb分子(称为“转化酶”)推倒了多米诺

    一旦细菌被这个C3bBb分子粘住其表面,C3bBb的作用就类似一条“链锯”,能切开其他C3蛋白并把C3蛋白转变成C3b。邻近的C3分子无需自发裂解而即可形成C3b, C3bBb分子(称为“转化酶”)推倒了多米诺

    补体级联反应进行。C3bBb 链锯也能切开另一补体蛋白——C5的一部分,C5b能和其他补体蛋白(C6, C7, C8和C9)结合形成“膜攻击复合体”(简称MAC)。 C5b,C6, C7和C9要形成一个“主杆”(stalk),把复合体锚定在细菌细胞壁上。然后C9蛋白加人该复合物形成一个通路,在细菌表面打开一个孔!!!!!

    补体级联反应进行。C3bBb 链锯也能切开另一补体蛋白——C5的一部分,C5b能和其他补体蛋白(C6, C7, C8和C9)结合形成“膜攻击复合体”(简称MAC)。 C5b,C6, C7和C9要形成一个“主杆”(stalk),把复合体锚定在细菌细胞壁上。然后C9蛋白加人该复合物形成一个通路,在细菌表面打开一个孔!!!!!

    为什么不会把人类自己的细胞切出一个小孔?

    因为在人体的细胞表面有一种被称为衰变加速因子(DAF)的蛋白质,可以和血液中的其他蛋白质一起作用,加快转化酶C3bBb的分解。

    不同物种的DAF和转化酶不能相互控制,所以猪的器官不能直接上狒狒,因为会被转化酶打孔溶解。

    补体系统的2个重要特征,①补体系统的作用非常快。补体蛋白以高浓度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它们时刻准备抗御表面带有多余羟基或氨基物质人侵者。②如果细胞表面没有受到保护,它将受到补体的攻击。

    缺少选择权就是死亡。

    2.1.2凝集素激活途径

    这条途径的核心成分是一种在肝脏中合成的蛋白质。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简称MBL)。是一种能和糖类分子结合的蛋白质,甘露糖则是一种常见于许多病原菌表面的糖类分子。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可以结合于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病毒如HIV和A型流感病毒,许多细菌等。

    与此相反,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却不能与健康人细胞和组织中的糖类结合。

    MBL与另一种称为MASP的蛋白质结合。然后,当MBL捕获到目标时(例如,细菌表面的甘露糖),MASP蛋白质就发挥转化酶的功能,切开C3补体蛋白质,从而产生C3b。由于C3在血液中含量丰富,因此这种作用非常有效。随后,C3b片段能和细菌的表面结合,从而启动补体连锁反应并使其运行。

    和上面的区别就是凝集素激活途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灵敏炸弹”,通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来确定目标。

    这是先天免疫系统所应用的主要策略的一个范例:先天免疫系统主要针对于常见病原体表面的糖类和脂类分子。【联系植物免疫中的】

    2.1.3补体系统的其他功能

    上面的功能是建立膜攻击复合体,还有其他两个功能:当C3b黏附到入侵者表面时,它能被血清蛋白切割产生一个较小片段——iC3b,前缀“i”表没有活性,但是能黏附入侵者,还是修饰。在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表面有补体受体能结合iC3b,要是没有iC3b,就太滑了,就不能很好的捕捉了。

    还有最后一个功能就是吸引其他成员到这里起作用。

    因此,补体系统①可以通过形成MAC消灭入侵者②通过激活吞噬细胞上的补体受体而加强其功能。③还能向其他细胞发出信号使攻击得以继续。过程很快

    2.2专职吞噬细胞

    先天免疫的第二件武器:最重要的专职吞噬细胞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2.2.1巨噬细胞

    “静息”阶段,周围有什么都要吞掉,保持组织没有废渣。表面只表达非常少的MHCII类分子。

    当有病原物,MHCll类分子的表达也上调,可以通过MHCll类分子来把入侵者蛋白的片段给辅助T细胞。最强的致敏因素是“干扰素γ”(IFN-γ),由辅助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产生。

    致敏之后,巨噬细胞充分发挥抗原传递和吞噬的作用。

    再进一步,被超活化,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这种细胞因子能杀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在超活化的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加,杀戮机器!!

    在超活化的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加,杀戮机器!!

    2.2.2中性粒细胞

    专职吞噬还是要看中性粒细胞,短暂,5天死亡,凋亡自杀,所以不传递抗原只是杀死细胞。

    他很强,在细胞很快,巨噬细胞产生的IL-1和TNF可以使得血管产生SEL,然后阻尼中性粒细胞的运动,慢下来之后,甲酰甲硫氨酸(f-met)是细菌特异的启动氨基酸。开始杀戮。

    2.3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NK)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同,NK细胞也运用“漂移、停止、离开”这一策略来离开血液并进人感染部位的组织。

    2.4先天免疫系统——协作效应

    协作效应

    协作效应

    细菌感染→LPS结合到NK受体→产生大量IFN-γ→致敏巨噬细胞以及超活化→产生大量TNF→巨噬细胞自己受体接受→产生IL-2→回去影响NK细胞→闭环!

    2.5先天系统怎样对付病毒

    ①补体系统的蛋白能调理病毒,有利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②通过在病毒表面构建膜攻击复合物,补体蛋白能在包膜病毒(如HIV-1)上打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8-19|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pr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