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两部分,我比较概要的分享了下,我们在准备面试,或是思考答案时,可以使用的一般性方法。不过,面试毕竟是极具个性的,各位朋友的专业学习、日常爱好等等也并不一致,我所分享的一些方法未必完全适用每一个人。那么在最后一部分,也就是在较为总结性的内容中,我会说明,如何在实践中把这些小技巧加以具体使用,从而让朋友们在面试前更“胸有成竹”。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种题型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准备,还是要结合个人的情况,结合所考录部门的实际特点,特别是往年考生的一些实际经验进行准备。这里有三点小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关注新闻,关注热点。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应该是从拿到题目的一瞬间才开始的,无论是政策类、时事类,还是一些判断类的问题,其中不少都和发展变化中的社会新闻有着直接联系。在日常中,应去主动关注那些较为重要的社会新闻(如一些比较值得思考的wb热搜,大家在pyq讨论的话题等,这些热点当然不是娱乐绯闻,而是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联系,是社会某方面问题的直接体现),这种关注并不是看过就算了,而是要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样的现象)?其积极意义是什么?消极意义是什么?怎么去解决?作为一个学生怎么去看?和我有哪些关系?等等。比如“内卷”“躺平”的问题:作为学生,我们可能对这样的现象十分无奈,但是在思考、审视这样的问题时,“无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身为一名考生,那就要想:什么是“躺平”?大家真的“躺平”了吗?怎么去正确看待“躺平”……如果日常就形成了对于热点问题的思考习惯,并且在头脑中有了较为成型的答案(也可以用笔粗略写下),那么在正式考试时,无论是思考的角度,还是思考的速度,应该都能更好地达到要求。
其次,将自己的经历、经验,进行尽可能完整、全面的总结。在正式面试前,很多朋友过于注重你的“对手”,也就是题目,而忽视了参与考试最重要的“主体”,也就是你自己。实际上,面试中最重要的原则,我认为应是“以我为主”。大多数的题目,无论是否存在某种“标准答案”,最终呈献出的回答,一定要是自己的,并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看法,那么完整、全面总结自己的积极经历、有益经验就十分重要。在我看来,总结自己的经验有两点好处。一是因为这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真正发生过的亲身经历,在真正面试时不太可能会忘记,如果认为别人的经验更好,从而照搬过来,然而在实际考试时,身处紧张的状态下,便很可能会忘记,那么也就白费了准备的功夫。二是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你会发现:我还是很不错的!是一种对自信心的提升。那么需要总结什么样的经历、经验呢?一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特殊时间、重要地点、典型人物),或是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总结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其为什么让你一直铭记在心;二是对过去留有遗憾的工作经历,即你为何感觉遗憾?如果重新来一次,你会怎样做的更好?三是也可以将考虑范围适当拓展,思考自己同别人合作时,别人的成功经历、经验,以及给自己的感悟。这三方面已足够。
同时,可以尝试准备一些“模板化”答案。应该明确,这里的“模板”并不是网上所抄来的,或者是其他名师、朋友在教授中所无条件使用的,而是经过自己思考,结合个人经历所得来的。能够准备“模板化”问题的可能性,在于部分类型问题的答案具有一致性。比如一些个人信息类问题,甚至是实务类问题:你最难忘的经历?从中得到的经验?你最喜欢的工作?过去曾做过哪方面工作?等等。甚至是对于时事热点的问题中,比如对一类社会问题的看法?对热点问题的分析?看似和个人经历不直接相关,但如果在回答问题时将个人思考带入其中,将你的工作经验、经历适当融于其中,这些当然不一定是回答问题的主要方面,但将其作为分论点中的一个论据,将你自己的“模板”,你的答案中蕴含思考表达出来,便能更好显现出特殊点,展示个人特色。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是一味从“道理”出发,而是从具体的“事件”着眼,通过充分的论述后,再向“道理”的延伸,由此,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件”便十分必要。在准备这些回答时,可以使用前面所谈到的一些思考重点,如加强逻辑叙述,注重思考角度等等。
另外,在语言表达上,不建议使用过快的语速。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其中有些表述可能是粗线条的,但朋友们可以将一些具体的题目带入其中,尝试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思考。如果大家对某一类问题比较感兴趣,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并附上一些典型的例题或案例,我们可以完成一些专门的分析和引导思考工作。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