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儿子被评为了学校志愿之星。
细数和他一起参与过的活动,真是种类繁多。什么疫情值守,礼让斑马线,宣传光盘行动,宣传文明养犬等等。
有家长问,干点活儿混个志愿者时长有啥用啊?
大用没有,对于培养孩子的品质确实有点帮助。
目前不少高校入团入党对志愿者时长都有要求,但志愿活动哪是天天有的?更何况一次也不会十几个小时。真等需要了再去参加,哪来得及?这就培养孩子提早做规划的意识。
其次,奉献精神是从小需要有的。前些年盛传的面试时只录取捡扫把的新人,那动作难道是下意识的吗?未必,可能人在家就有维护正洁环境的习惯。冯唐能够到今天,也是因为学生时代,他很乐于去帮别人收拾教具。
你为这个社会付出,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报你——咱不是为了回报而做事,这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三,咱可以不干活儿,但咱得会干活。
在礼让斑马线的活动中,经常有无视交通规则,把车停在斑马线上的骑车人。这时如何去与人沟通?
在创城活动中,我们帮忙码放四散在路边的各种电动车,自行车,共享单车。如何能把活儿干了又不伤到自己?
孩子们在做志愿,学雷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为人处世、动手动脑的经验,捎带手的还能给记录志愿者时长,这不就是一个成长的杠杆嘛?
当然,作为家长也不能闲着。
干嘛偏得等有活动了才去奉献?在哪不是学雷锋啊?
家里那个白色保温壶,是我学雷锋的证明。
像大多水壶一样,那个白色保温壶整体呈规则的椭圆形,通体洁白。侧面有一个纯白的把手。在扁平的水壶盖上有一个小小的触摸式液晶幕,平时都是黑色,摸一下就可以显示壶里的水温。每次孩子们喝水前,都会摸一下屏幕,看看水温是否合适,省去了用嘴唇试水温的步骤。液晶屏前方有一个橘红色的方形按钮,按下才能倒水,否则不论如何摇晃,水都只能安安稳稳地待在壶里,而且一晚上都不会变凉。
东西是好东西,但问题也随之来了。
孩子们经常在壶身洁白的“雪地”上,留下自己的“爪子印儿”,显示屏上的指纹也尤为明显。
一开始我经常提醒他们,先擦手再倒水,一来影响美观,二来吃饭时用“小油手”抓把手容易滑落,万一烫到自己就不好了。
可孩子就是孩子,哪有这么容易听,我也曾经厉声训斥,但效果甚微……
我想起外公跟我讲过的一句话:
如果不能去外面学雷锋,那就在家学雷锋。有什么事儿别人不愿意做我做,别人不上我上,反正最后都是自己家里落好,谁付出不是付出。
是啊!谁干不是干?我为啥不能为家里的整洁美观、为孩子的安全多做一些呢?我开始主动去擦水壶上的手印。
一开始,擦水壶成了我的专利。后来孩子们看我辛苦,就比较注意了,倒水之前先去洗手或擦手。再后来,我从每天擦壶,变成了每周擦壶,再到偶尔擦壶。
不知道雷锋同志有没有擦过水壶,在我家,洁白的水壶是我学雷锋的证明,它也记录了我和孩子们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