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友人来青岛旅游,在街上转来转去后,发出了灵魂拷问:“上海路不在上海,在青岛!北京路不在北京,在青岛!”
呵呵,青岛路不就在青岛吗?山东路也在青岛呀。
青岛地标路牌上,全国各省各市都在青岛,哪里来的人,都能找到你的省、你的市,是不是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远在他乡的你会感觉很亲切呀。
至于青岛的道路为啥以城市命名,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初德国人占据青岛时,是以德国的地名和人名为道路命名的,比如有威廉街、柏林街、汉堡街、亨利亲王街等。
一战后,日本人占领了青岛,将青岛街道以“町”代替干道、以“丁目”代替支路。原欧人区更名的道路:如皇后街改为花咲町,德意志街改为大和町一丁目,威廉街改为舞鹤町等;原华人区更名的道路:如四方街改为四方町,济南街改为济南町,即墨街改为即墨町等。
直到国民政府收回青岛后,为显示主权,道路的命名开始以全国的城市来命名,一直保持至今。
1942年二战时期,日本人又占领了青岛,曾在登州路以西、齐东路以北山谷开拓新居民区,以中国“唐宋八大家”命名建成的道路有东坡路、苏洵路、苏辙路、欧阳路、寿阳路、安石路。
1946年,国民政府二次统治时期,取代上述以“唐宋八大家”命名的道路,藉资纪念抗战胜利,欧阳路改合江路,东坡路改松江路,苏洵路改嫩江路,寿阳路改辽北路,苏辙路改安东路(后又改丹东路),安石路改兴安路。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一些新的路段也出现了,如1994年命名的东海东路、东海中路、东海西路,1995年命名银川东路、银川西路;2011年又命名了胶宁高架路、新冠高架路、杭鞍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等高架道路。
另外,青岛的街道有些命名是有它特殊意义的,比如香港路、澳门路就是为了纪念香港、澳门回归而命名的,中山路自然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大学则因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开办而得名。
青岛也有一些路,是使用了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如山、河、江、湖等,也就有了华山路、泰山路、长江路等。
青岛城市道路的命名,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原因,也是青岛百年间风云变化的见证。延续至今使用的那些地标,也是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体现。
曾听到有人建议应该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口改名,说是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也有人建议维多利亚港口应该改成中山港,
香港经历了长达150年的殖民历史,以英国皇室成员、港督、殖民地官员、英军军官命名的街道就有800多条,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去殖民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也曾看到过相关消息说和平交接是香港未改地名的直接原因。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对香港的主权,这是世界上首次采取“一国两制”方式来处置殖民地的归属问题。
由此可见,维多利亚港口不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