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读书
如何投入最少产生与一场3万元的课程同等价值?

如何投入最少产生与一场3万元的课程同等价值?

作者: 沐心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0:28 被阅读41次
    如何投入最少产生与一场3万元的课程同等价值?

    赵周老师是浙大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在阿里巴巴做过销售、团队管理、 数据库营运、 培训管理,后做过国企的市场总监,学术书店的副总。再后来,他开始专注于帮助职场人提升技能和能力的工作,也是拆书帮创始人。

    在学习社群里听过赵周老师关于知识管理的分享,觉得很棒,然后去购买了新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正如赵周老师所说,成人的很多麻烦都是学习能力不足。 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快速读书,记忆知识,应对考试的能力,而是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书有很多种类,不同的书籍读法也自然不同,就像生病看医生,牙疼,你肯定去口腔科,如果矫正牙齿,肯定去牙齿矫正科(口腔正畸科),如果是拔牙,你会去口腔外科。我们会发现,一个简单的看牙,都分这么多科室,更何况浩瀚如烟的书籍呢?

    本书分析了为什么读书这么难?为什么培训比书贵?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学习力吗,这样做结果会怎样?

    为什么读书这么难?

    原因之一:没时间,没精力。每天只有24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还要工作,照顾家人,更有很多应酬,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还有好玩的手机。即使还在大学校园,除了正常的上课,还要偷时间睡懒觉,交朋友,更别提更好玩的游戏了。

    原因之二:看不懂,记不住。在学生时代,也学习了很多知识,一毕业就都还给老师了,虽然也读过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但记住的也寥寥无几,看不懂,不感兴趣的更是没有机会入自己的眼。

    原因之三:看不下去。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可能,但大方向分析,有两个方面,一是书的问题,另外是你自己的问题。可能书太过专业化(晦涩难懂),或者太深奥,又或者书太烂,对于这种情况,你若发现书烂,你根本不会去读,更不会因为读不完内疚。另外你的能力还没达到,你养成了一看书就打盹的习惯,随心所欲的读,漫无目的。

    如果是公认的好书,说明你和书的缘分还没到,可以先放一放,以后再读;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要好好分析自己目前读书是为了什么?陶冶情操,消磨时光,或是通过考试,还是提升能力更好的生活。

     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经常犯的一个惯性思维错误:什么叫读完一本书?之前,我认为从书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能够把书中边边角角的文字都读完,才叫读完一本书。否则就莫名觉得心中有愧。

    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陷入更深的自责,来自本书的质问:怎么才算读完,从头到尾翻过看过可不算读完,你得在全书最后写下个人索引,在全书最前页归纳整体框架,在书页中间做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天哪,这样看来除了读书时语文课上勉强做到这些外,这样算来,我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

    《这样读书就够了》讲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佩妮苦于和男朋友没有共同语言,就想了解男朋友的工作,于是就向另外一位物理学博士求助。得到的回答是:这要从古希腊的一个夜晚说起,从古希腊到牛顿,再到薛定谔,最后到你男朋友正在研究的荷兰学者们的工作......

    听起来不可思议,如果对待每一本书都这样,先不说是否对你有价值,是否有意义,单是一辈子能不能读完这样一个系列都是个未知数。

    比起这位物理学博士所说的最系统、最完善的读书方法,我更喜欢荷兰式的教育理念:学Excel,我们不会从一般的编程开始,去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除非我们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学研究。又比如,我们使用电,不需要知道电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只需要学会插上电,可以去烧水,可以煮熟食物。换句话讲,我们要知道我们学东西是做什么的,什么才是关键的。

    为什么培训比书贵?

    对于这个问题,赵周老师分析的很透彻。我想如果普通的消费者一定会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话:从任意一本30元左右的致用类图书中,你可以得到与一场3万元的培训课同等的价值。但如果你是培训行业从业人员,可能不大爱听到这样的言论,我想其中缘由大家都能心知肚明。其实,从业者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一版出版到现在已有六年之久,虽然影响了很多人,但各种高昂培训班依旧很火爆。

    培训和图书有什么区别呢,以下等式可以一目了然: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X=图书+X

    X的价值=参加培训和购买图书的差价=A(拆为已有)

    A=A1(反思经验)+A2(规划应用)+A3(现场演练)

    对于培训,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也曾报名参加过比书本贵好多倍的培训。老师课堂讲到的内容与书本的核心知识一样,但还是有很多人报名,因为老师让我们更好,更快的掌握书中的核心知识,通过考试或考核。显然,很多时候,培训老师可能比我们自己更加明白我们需要什么。

    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强,可以自学,你可能会省下一笔钱,去做你想做,或更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弱,那么你可能需要多付出一些金钱,去为弱的学习力买单,一次两次或许你还能承受,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终究会吃不消。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提到一句话,不要追求题海战术,要把一个原理或概念理解透彻,万变不离其宗,要学会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学习。先不提有多少科目等着去复习,就是只把一门课程的题做完,又需要耗费几个3年呢?

    对于成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呢?答案是:拆为已用。我们需要的不是去追求收集知识库,如何进行分类整理,而是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已用,知行合一,聚沙成塔,搭建知识体系才是我们追求的学习目标。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学习力吗,这样做结果会怎样?

    有人会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吗?当然有。有人这样做过,也有很多人正在学习的路上。

    聚沙成塔,搭建知识体系的好工具——RIA便签学习法。

    R: 阅读原书拆页;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已用。

    具体操作可参考以下步骤:

    01 知识点,信息碎片(可能来源:书籍,电影,网络,生活等)

    02 信息概括: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等。

    03 前因后果:发生这件事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什么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04 适用边界:是否有反例?(区别在哪里?)

    05 体验+反思:(拆为已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001 经验,我的经验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002 反思,如果遇到过,结果怎样,好的结果总结好的行为,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继续采取这样的做法;不好的结果,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能达到好的效果呢?  

         003 促进(现场)演练:有机会时模拟演练。

         004 在用中学: 每一次应用都是在积累经验,都是更好的学习。

         005 复盘:定期检核,讨论,深入思考,较正调整。

    对于搭建知识体系,只有输入是不够的。有输出的学习才是主动学习。输出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写作、演讲、教会别人。

    对于前因后果来说,最有效的输出是写作;对适用边界来说,最有效的输出是教会别人。

    举个自己的例子:

    前段时间看了《断舍离》这本书,刚开始应用,有些生疏,还在学习应用中。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每次换宿舍或整理物品都要耗费很长时间,整理完又身心俱疲,等到下次还是重复一样的身心折磨。因为东西太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东西都是不需要的,只不过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仅搬迁麻烦,还占据地方,实际空间和心理空间。找东西麻烦,效率低,看到杂乱的地方心情很糟糕。所以想要寻找一种可以高效找东西的方法,刚好断舍离这本书的一些片段可以参考应用。

    A2(规划应用)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A3(现场演练)

    刚好这次校区搬迁,把不需要,多余的东西都处理掉,送人,捐赠或者扔掉。

    同时也产生对以后的购买物品的规划,比如:以后不要冲动购物,先把想要的东西放在购物车,放一周,如果还是需要,再购买,减少不必要的物品购买,更是减少物品的保存压力。

    知道却没有做到,等于不知道。想要投入最少产生最大的价值,更需要我们知道并做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投入最少产生与一场3万元的课程同等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vq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