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 ,要从一位圣人说起。
老子,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及道教始祖,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据说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极有可能师承老子,起码受老子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
老子的思想与见解,包括核心思想朴素的辩证法等,对后世及中国哲学发展影响深远,备受后世的推崇与赞誉,他的很多思想至今仍令我们奉若神明。
如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等。
尤其他的著名哲学巨著《道德经》(又叫《老子》),更是经世治国、齐家、修身、处世、治学等的传世宝典,而因其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
民国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千古成语“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第八章的首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其主题主旨是阐述一种高尚品德的境界和修养。
他认为,高尚的品德应该像水一样,具有柔弱、处下、不争、无为、胜万物的特点,才能达到无私成其私,不争而善胜,无所不利的境界。
“上善若水”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上”是“最”之意,上善即最善,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类于水,而水德近于道。
具体来说,老子认为水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水性柔弱,不争强。水在自然界中常常处于柔弱的状态,但它不会因此而放弃存在。相反,它会在柔弱中保持自己的存在,并且不与其他事物争强。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而才有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这就是水的柔德,也即弱能胜强,柔能克刚。
曹雪芹就曾借《红楼梦》贾宝玉的话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的确女人纯净柔美,让人心生怜惜,但纵观中国历史,女子以柔克刚的案例史实并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我们看人看事物,不要只肤浅地停留于事物表面,而要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
其次,水处下不居高。水常常处于低洼之处,不会因为自己处于低洼之处而感到羞耻。相反,它会在低洼之处保持自己的纯净和清澈。
《周易.谦》上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牧是守的意思,“卑以自牧”就是谦虚自守,成语意思:君子应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
而水正好符合“谦虚守低”的特性!
常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明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水往低的地方流的自然而然的规律。但“水往低处流”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蕴含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
我们形容一个人“虚怀若谷”,就是说他谦卑之心如同山谷一样空旷,永远不会自满。而正因如此,才会有进取空间及容人雅量,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快乐。
因此,水善于趋下,善于停留在卑下的位置。道在低处,人也在低处,保持谦卑的美德就是一种进步。
第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供给着万物所需,也不会因此而居功自傲。相反,它会在默默无闻中为万物做出贡献。
这应该是老子“上善若水”著名且核心的思想了。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人生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成为百谷王,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就是因为江海处于下游的位置,正因它的不争。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如果要追求完善的人格,就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与行为!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如白云苍狗,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有何可争?
做好自己、干好当下,才是硬道理。众人不愿做之事并非就不能做,众人不愿去之地并非就卑下,力所能及贡献自己力量去帮助别人,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还是这样的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得好,因为有时冥冥之中,不争就是争,心态放开反而更会迎来柳暗花明、百花齐放的局面。
就如同水一样化身形与大地,融生命于万物,这也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上善若水”是品德高尚的得道之人的出世心境,留给世人无限况味的人生禅意。
人生至善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