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在阳关(五十九)

生在阳关(五十九)

作者: 李成斌文苑 | 来源:发表于2024-08-27 11:41 被阅读0次

  青草芽子铺满南湖的田埂草滩时,马城墙带领着二三百骑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南湖,对外号称一个骑兵团,每三匹马一排,十排一队,红马队,白马队,黑马队,花马队……依次前进,场面十分雄壮。李德茂,荆洪文,李志,紧跟在班长马文彰后面,骑在马上,看着马下仰视着他们的目光,那自豪得意劲儿真是舒坦。

  马队穿过山水沟过,从大坡上进入北工,沿途白家,马家兄弟组织人,扫路洒水,箪食壶浆,翘足以待,有人还放了一挂鞭炮。马城墙意气风发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双手抱拳,颇有自许地享受着这份靖乡安民的殊荣。然后骑兵从兴工坝上一字长蛇缓缓通过,封闭的南湖乡下人哪里见过这阵仗,都远远地站在路边,啧啧称奇,最后部队到了营盘张东家,张东虽跟在马队的后面一起来的南湖,但几天前他就秘密接到了通知,为军队入驻南湖,先前准备驻宿粮草,张东不敢怠慢,早派人通知庄头准备妥当。

  马城墙领兵在南湖这么一转,早已惊动了南山,长草沟,垛巴沟,崔毛头沟,西湖藏着的多家寨主,当然也最早惊动了南湖的陆家兄弟,这狗杂碎不仅是土匪跟前跑得近,这回他俩也早早地就打听到了马家军来驻防的消息,老早就接交好了张东的庄头,先送庄头钱财,再送兵马紧需的粮草,光喂马的黑豆了就送去了十石,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吗,把个正为粮草犯难,愁眉苦脸的王庄头喜得眉开眼笑合不上嘴。马师长一下马,张东领着庄头,就吧陆家兄弟俩介绍给了马师长,这陆家兄弟那是水灵人精,先给马师长请了安,大赞马师长不辞劳顿亲率大军剿匪安民,造福桑梓,功德无量,然后命人抬出三百大洋犒军,这红纸包裹,也能看透的白花花的袁大头,哪个不爱,马师长笑眯眯地上前扶起陆家兄弟,大赞其深明大意,犒军有功。原本南湖乡民还寄希望于官军严办的通匪之贼,摇身一变又成了马家军前的新宠,人们只能叹息,“水流的人马,铁打的陆二”。

  张东家的庄子里哪能盛得下这三两百人,马师长酒足饭饱之后,驮着南湖人民盛情犒军的物什,扬长而去,留下马文彰他们一个连七十多号弟兄,驻扎在营盘。

  有了驻军,南湖的地面总算安静了下来,马家弟兄,孙家,刘家,郭家,白家,高家,夏家,尤家,富家当然还有举足轻重的老好人张东,这些南湖的头面人物聚在一起公推马德功为代表,向县府审请,在南湖修筑防匪的堡子,成立乡公所,要用武装来保护南湖百姓的生命财产,南湖要迈入一个新阶段了。

相关文章

  • 生在阳关(一)

    西北风漫卷着雪片朴面而来,汤袭龙骑在他心爱的大宛赤骝马上。飞雪使天地融为了一色,他心事重重地凝望着雪原上残破...

  • 生在阳关(四)

    从吉木萨尔回口里有两条路,一是走经过阜康到乌鲁木齐的路线,再过吐鲁番到哈密,多数人是走这条弯路,还有一条捷径...

  • 生在阳关(二)

    吉木萨尔(孚远)县城不大,汉、回、蒙古、维吾尔族汇聚杂居,军人和家属占了一半人口。清朝自乾隆年间设立吉木萨尔...

  • 生在阳关(三)

    石子路上只有沙沙的牲口蹄掌声,驼铃和马铃铛都摘了下来,徐茂的马走在最前头,紧跟着驮骡,骆驼,最后是汤湘英父子。...

  • 生在阳关(六)

    汤袭龙在木垒张家堡与张玉昆泡磨一起,时光飞逝不觉已到了来年的春季。北疆的春天来的较晚,与这里的风雪一样,来得...

  • 生在阳关(八)

    进入天山峽谷,猛然间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沿途景色与先前迥异,嫩绿的草甸铺满阳坡山谷,阳光下牧草在肥沃的黑土上闪...

  • 生在阳关(七)

    阿尔泰山与东天山东西相峙中间形成广袤平坦的准噶尔大盆地,高耸的山峰终年积雪,融水奔流而下冲击地表,裹挟着的泥土...

  • 生在阳关(五)

    虽然追回了骆驼马骡, 汤湘英却意识到茂源客栈人多眼杂,不便再住了。他原本在木垒有一些故旧朋友,只是出来时慌张没...

  • 生在阳关(九)

    从巴里坤向哈密盆地一路下坡,一股河水冲出山涧奔腾而下冲刷出一道巨大的峡谷,驮队傍水而行,能从峡谷的豁口进入谷...

  • 阳关,阳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在阳关(五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wa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