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两种读书人
有一次一个朋友看了我近期读的一些书,觉得我读的书比较杂,
他感叹:“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我实在无法回答为了具体什么作用而去看这些书。
由此我感悟了一件事情,读书其实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为了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主动去阅读一些相关资料,
还有一种人不为什么目的(也可能是目的多到数不清),就是纯喜欢,
简单说就是满足一种求知的瘾,
就如烟民贪婪地吸取尼古丁,读书人就是贪婪地萃取知识。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后一种人。
02 对待书的两种态度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写成的,
所以,不管观点是否正确,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导师。
读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将书逐字从头看到尾,对知识全盘吸收,
这叫做“海绵式阅读”,把海绵放入水中,很快就吸满了水,
这就是传统的课堂式教育模式。
另一种态度是边阅读,边评判,边吸收,
即在阅读中去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对各种要点的层层筛选,把最硬核的东西归为己有,
这才是我们阅读应有的态度,叫做“淘金式阅读”。
因为我们要的不是膜拜书中的知识,而是让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例如,你想学习“博弈论”,相关书籍很多,内容大同小异,成本也只有几十元一本,
本质上,知识就如同水一样,是好东西,但并不值钱,值钱的是被你经过“淘金”后的变现能力!

终究,死记干货并没有意义,
相反,当我们把书的具体内容都忘掉后,还能剩下来的那些感觉就是精华。
03 读书人要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利器
一旦你感受作者思维魅力的时候,你就应该从浏览式阅读切换到沉浸式阅读,
带着作者的思维,与你内心的观点进行碰撞、融合,
就这样,我们沉浸在思维的海洋里,心中泛起淡淡的喜悦。
但是,你还在用手机阅读吗?一个微信、一个短信、一个推送消息总会把我们拉出沉浸式阅读状态。
一个爱书的人怎能没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利器?
这就不得不说在 423 读书节,我奖励自己的这个“得到阅读器 Max"了,

10.3 寸,水墨屏,长期阅读不伤眼,
手写笔功能非常好用,终于又可以像在纸质书那样乱写乱画了,
用手写笔在文字中画上一个左右括号,还可以自动生成下划线,省时省力。
更关键的是可以跨书搜索知识,这是“得到 APP”的功能,
因为,我看书的同时也喜欢研究,那就需要跳出本书的思路,阅读其他作者对同一知识的看法。
光这一点,就足以秒杀 kindle、微信读书、掌阅等阅读软件了。
有了属于你自己的阅读利器,你可以离知识更近一点,离手机更远一点。
我喜欢这句话:“读自己的书让别人看他的手机去!”
04 读书重要的是要形成能力转化闭环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读书都走过一大段弯路,
有一句话,我感触很深:
如果你只是一味扩张自己的认知半径,你其实只是在“知识吸毒”。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能力半径,你其实只是在梦游。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半径,你无论多么聪明,多么勤奋,也无法造就卓越人生。[1]
但我们一味贪婪地追求“干货”,没有形成认知闭环,
最终,我们成为了“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我直到开始养成写作习惯的时候,才发现“以输出倒逼输入”的力量,
如果你只读书,不输出,那么读书与玩游戏并没有区别。
当然,写作只是输出的一种,分享、写教材等都是有效的输出,
还有一种输出叫做“拆书”,
所谓拆书就是做一个中间人,把书中干货从原书的场景中“拆”出来,按照读者的经验规划应用场景,然后帮那些“不想读书/没时间读书/读不进去书”的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某胖其实就是“拆书”的佼佼者,
但是,如果你认为付费“听别人拆书”就是读书捷径的话,那么你多是被收智商税了。
听别人拆书,缺少了阅读的完整闭环,拆书中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拆书者本人!
真正的读书,要完成一个从阅读-->思考-->输出-->实践-->再阅读的完整闭环,这才是知行合一。
你想通过读书形成能力转化闭环,自己去拆书吧!

05 与读书人共勉
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看到书的时候贪婪而好奇,那种渴求的欲望能让我无法停止,
读书的时候沉浸在其中,充分享受当下与作者共情的时光,
当然,如果把第三件事也做到,那么就完美了,
即读完后忘掉书籍,把干货拆为己有,在实践中不断去检验,
我们不为变现而去读书,但是不知道哪一天它就突然帮你变现了,变现不过是有效读书的副产品。
读书是件美好的事情,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并不后悔,

如果你也是读书人,一起共勉!
--- END ---
参考阅读:
[1] 喻颖正. 人生算法[M]. 20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