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静心而论2066):
把焦点放在青少年关心的事情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一句话:功成却不居功,他的功劳反而不会失去。而我们平时有一些人在很多方面觉得自己对别人有功,就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述说,这样很容易心导致别人的厌烦;即使你没说的时候,他们确实还会感恩与你,如果你说的遍数越多,他对你就越厌恶,甚至是越憎恨。
同样的道理,用在父母对待青少年孩子的身上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好,孩子心里能感觉到,就不要不断的给孩子说,说多了反而让孩子很烦;孩子平时会看你的实际行动来判定你是否有功,这个实际行动不是你觉得你做了什么,而是孩子觉得你有没有为了他考虑,真正的从他的角度出发,来为他做一些事情,那对他来说就是有功。
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的孩子,不喜欢公开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愿望,也不希望父母公开支持和接纳,赞同他们的愿望;但我们都清楚的知道 ,尽管他表面上表现的无所谓,其实他内心的愿望是强烈的,他希望父母关注到他,能帮助到他,能对他称赞、尊重,能以他为容,认可他。
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把一些不高兴喜欢写在脸上,看上去一副蛮不在乎的模样,似乎不在乎成年人对他怎么看,“大不了,我怎么怎么样……”,其实孩子们这点行为正是说明了他的坦诚,感觉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作为家长,要把重心放在孩子关心的事情上,而不是我们认为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做。
如此以来,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脉络, 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 改变的机会和可能性就会产生;否则连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孩子会关闭了他的心门,会不搭理你;此时更要管住自己,闭上嘴巴,听他讲,把关注点放在他怎么想的,他有什么计划,他平时喜欢做些什么,他有哪些地方做得很不错,去探讨他各种行为背后的理由。
我们要把就焦点放在青少年孩子关心的事情上,不是别人口中认为重要的事;要看到他细微的变化成功,这些微小成功是其他小成功的讯号,使他迈向成功的建筑砖块,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微小的成功,关注出来以后要反馈给孩子,让孩子觉得原来自己还能做的这么好,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希望感,改变的动机就会出来;我们要抓住孩子问题背后的正向,加以强化、扩大,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我们要把孩子的很多问题视为正常化,并且关注到他这些所谓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由他特定的目的,在乎和看重,他想要的,他的优势资源,他的努力、成功,变化等等;我们要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去解读他背后的理由,同时也要给他以共情,看到他那份想好的心,看到他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正向面,同时要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并不是个问题,他才可以打开心门让你有机会进去,了解到他真正关注的是哪些问题,我们要贴着他的脉络走,慢慢一小步一小步行动,带来滚雪球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