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的意思是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证的意思就是考证了。《人间词话疏证》是著名词学研究专家彭玉平教授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全书分绪论、注释、疏证、附录四项内容。绪论作为全书发凡,总论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之撰述、修订及理论体系,正文各条目重视将王国维词学思想演化轨迹的清理,与具体条目的阐释笺评相结合,以注释、疏证相配合的方式,征引有关文本,探讨所涉理论及词学渊源。
作为一本专业解读词话的词学著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分析王国维先生的词话,给予了非常中肯的评价。所以读这本书就会感觉作者在大面积种草,所提到的诗词评论专著不下五十本。试想如果因为一本《人间词话疏证》而再读不下五十本词学专著,这将是怎样的一大片草原啊!想想眼前的生机与绿意,就不得不佩服作者做学问的精神,不得不被那颇富内涵的诗词及分析述评考证所折服。更可叹读书时间之珍贵了啊!
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则说了“古今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的“三境界说”被大家所熟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但是平时读到这里,也是只知道这选自三首词,其他就一概不知了。看了作者的疏证,才发现,原来一则短短的词话中竟然包含着更多深意。
首先,引用了徐复观对三境界的解释:所谓第一境界指望道未见,起步向前追求的精神状态;第二境界是指在追求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状态;第三境界是一旦豁然贯通的自得精神状态。作者还把佛理中关于这一点的说法也例举出来,那就是北宋晁迥的《法藏碎金录》:凝神入混茫,说明学道之初,从宴息也;融神出空寂,学道之成,得自在也。作者还例举了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学诗三节,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的词人三品说等。
最主要的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原来都与孔子的身世有关。《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王道主张,周游列国,但是不被重用,故忧叹时无明王,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忧虑;《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说明了孔子忧国忧民,但是却因世无明王的凄凄惶惶的心理;《论语·宪问》则记录了孔子奔于乱世而欲有所作为,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读到这里,才知道王国维借三句词,不仅来比拟境界的不同,又借孔子的身世来落实境界的内涵,确实是煞费苦心。而且从中我们也发现了王国维自己的心路变化:他的求学、为学之路也是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早年钻研西方哲学、美学、伦理学,后来研究词学、戏曲,最后古文字学、古史学等。这三境界说也完全是遵循着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知力之三阶级”的。短短的三句词,写出了王国维的心路历程,写出了孔子的一生追求,写出了康德的批判哲学,真可谓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读《人间词话》时,我知道了词的一些特点;读《人间词话七讲》明白了一首小词中蕴含着的悲喜人生;读《人间词话疏证》,读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那里芳草萋萋,就看我们怎么用心去观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