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作者: 黄雨琳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1:55 被阅读4次
十四岁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某一天放学突然掉进了大坑里。

“fall in love.”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掉入坑中的惊慌失措里却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绝望。相反,这个坑里还别有洞天,带着一点点的紧张和惊喜。这注定是一场只能自己一个人的探险,如果你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探险心得不小心被俗世的母亲给照见了,那等待你的就是如入传销组织般的警告。

我的朋友A同学就收到过这样的警告。女生早恋,在一些父母眼中,几乎等同于他们要提前抱外孙了,如临大敌。一波接一波的声音接踵而至:“那不是爱情,那只是好感。”但是终究没有几个父母能把这件事情跟孩子好好的解释清楚,爱情的发生是由年龄决定的吗?

最近我看了个有趣的公开课视频,主讲者是这么说的:

“刚恋爱的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和那些被诊断为患有强迫症的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是非常相似的。”

“分手就像是在戒除毒瘾”

A同学在失恋的时候用了一堆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痛苦,譬如“撕心裂肺”,“心如刀割”,“肝肠寸断”之类的,因为要戒掉“体内的毒瘾”,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这能很好的解释父母对早恋的焦虑感,因为这些描绘恋爱和失恋的形容词,显然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它们甚至和某些疾病相关联,想想跟他们聊聊谈恋爱就像会得“强迫症”,会犯“毒瘾”,就让他们发怵。至少他们没打算让自己青春期的孩子那么早承受这些痛苦。

可是这场冒险确实太吸引人。你看着他的眼睛都觉得在发光。真正到了大学或走出社会的时候,有些人过了很多年都找不到那束光。他走得很理智,平稳而又小心翼翼,他再也没有失重掉入过坑里。

到了二十四岁,身体素质更加健壮了,似乎可以承受些许“燃烧”或是“心碎”的滋味了。

外在的阻力不见了。甚至身边的人都鼓励你可以去“冒险”了。问题还是接踵而至,你在坑边徘徊,犹豫着要不要跳下去。因为身边的故事带给你太多的冲击感。

A同学的男朋友是个踏实可靠的男人,她的家人都很喜欢,他是那种默默宠爱A同学的类型,不过他很闷,不爱说话,他们一天下来常常是各自抱着手机玩耍。A同学跟妈妈抱怨,妈妈怪她:“你傻呀,难不成要找个花言巧语,什么都不做的?”A同学貌似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却觉得哪里不对?

B同学跟男朋友最初特别甜蜜,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他也对B同学很好,他的家境殷实,足以养活他每天在家打游戏的生活,他从来不会因为游戏冷落自己的女朋友,但也没有除了游戏之外的生活。B同学想跟他聊聊未来规划,他张着嘴撒娇,这事就算过了。B同学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好,就是往前一望的时候感觉生活是乌漆嘛黑的,看不到路在哪里。

C同学找了个她喜欢的白马王子,又帅又有钱的“霸道总裁”。第一次拉出来聚会,看到我们赞许的目光,C同学的表情除了骄傲就是自豪。但是一顿饭下来,“霸道总裁”的“总裁”在我们眼里就只剩下“霸道”,貌似良好的修养不会让他把“大男子主义”赤裸裸写在脸上,但是言行举止间全是对C同学的不屑。“你什么都该听我的。”C同学大概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气场,后来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D同学的确找到了他的真命天子。他们势均力敌,平等相待。比起其他同学,她的男朋友在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唯一的致命伤就是男朋友想去外地发展,C同学却只想留在家乡工作,她想放弃了。虽然男友是“无可挑剔”的,但是C同学还是要经历好一阵纠结和徘徊。

故事一茬接一茬的,就是找不到完美的版本。

哪怕是公众人物那“甜到粘牙”的“终于遇到你”,难道就没有其他为公众所不知的“隐情”吗?

犹豫了好一阵总算是听得身边人的劝,亦或是猝不及防被丘比特射了一箭失去理智。你决定恋爱了。

没有完美的故事版本,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再按着这个模板来改造对方,创造生活。看看《爱情保卫战》等节目里十有八九都是这样的故事。

“我不喜欢她穿膝盖以上的裙子,我甚至都不喜欢她露腿。”

“我不会让她出去工作的,作为一个男人,这让我觉得很丢脸。”

“她可以有她自己的独立意志啊,但我会用我的意志压制她,我知道我很大男子主义,但我不会改。”

“我会要求他按我说的做。”

这种自嗨模式的恋爱很常见,虽然往往都以破裂的结局告终,但依旧有很多人都在玩这种改造游戏。心理学上的说法是,人在长大,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会通过改造伴侣来弥补童年的不完美,因为那时候我们太小了,没办法改变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所以就将这一切不自觉地投射到成年后的亲密爱人身上,这是人性的弱点。

有些人认同了这种投射,他们幸福的在一起了。但更多的人跑开了。

我常常会在公众场合听到一群人有意无意地聊到爱情话题,因为这个话题带有最强的“八卦性质”。《人类简史》里不是就描绘了“八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吗 ,这可是一代代的基因传承。

他们在聊什么呢?大多是在沉醉在自己想象的完美爱情模型的基础上再对别人的爱情加以评论。

《妻子的浪漫旅行》播出后,大家对程莉莎的议论程度非常激烈。打开百度就可以看到标题“包容还是纵容”?每个人对爱的感觉和要求不一样,大家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了他们的身上,然后加以评论。大家喜欢在一段关系里去看那些外化出来的东西,去看它们展现出来的是不是让人觉得舒服?却忘了自己只是一个远远的旁观者。

在日本真实的纪录片里,修一有一颗去远方的航海梦,而英子有的却是田园梦。修一喜欢传统的日式早餐,而英子却喜欢西式早餐。

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小木屋里相伴一生。他们从不试图互相改变或是刻意迁就,他们只是在细水长流的静默时光里去共同创作和欣赏只属于他们爱的艺术品。

当我们真正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

“爱情是一场美学的体验”。

而我们谈论的应该是由两个人共同努力,用多一点的耐心和包容心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它并不完美,但很真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x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