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切的感觉到我身上冒了汗!额头上也是汗!有一种惊醒的感觉,原来是这样!
拿到spenser的这本《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时,我扫了眼目录,直接就看中间部分,职场专业文章的写作方法论。
这一看才知道,这么久了,我根本就没有找到:
为什么要写?
写什么?
怎么写?
这汗淌的太有价值了。而spenser是我一年前关注的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514edba82731d451.jpg)
为什么要写?
首先:不会写作,将失去职场竞争力。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时代的职场,有价值且能持续输出的,将展示自己的实力。
这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写。
还好,这年头,会说的人很多,能写的人太少,是不是很幸运?
写作表达已经上升为每一个职场人的“基础技能”,甚至“核心技能”。
再往后想一步,不会写还会将失去职场身份,会被职场边缘化,甚至失去职场话语权。
我想起了,朱树英老师,正在北京讲授《建工解释二》,而这个司法解释是2019年1月3日发布,并将于2月1日施行的。朱老师就是能说会写,自带职场影响力的表率。
其次:写,是最好的职场社交货币。
原因也简单,以做销售为例,每天见几个客户,一年也就上千人;如果写呢,可能当天晚上就有上千人阅读,一个晚上的曝光量就赶上了一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竞争,这不就是分分钟碾压同行吗?
持续写,迅速为自己个人品牌赋能,收入、人脉、影响力都会呈指数级增长。
2017年,李笑来在一个个人品牌分享会上就说过“你要相信,就在未来这几年,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而spenser就是分享会的参加者和10涨幅的获得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4ee40efa14856cc9.jpg)
**
再次:
写好干货文,能为我们的职场发展赋能。
职场干货文的写,通过持续的专业输出可以争夺职场话语权。通过公众号或者简书可以链接到更多的资源,为自己的价值输出背书。
干货文的写作还能省去很多职场上的沟通成本,省掉无数次重复劳动,直接发给客户自己之前这类文章的链接,节省时间,更好的推介自己。
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专业文章,需要打造和拥有实力,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行业经验的沉淀,费时费力的调研思考总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75653342ff1366d1.jpg)
**
写什么?
“专业,21世纪你唯一的生存之道。”
——(日)大前研一
写专业。
我的专业就是定位在建筑房地产律师专业。
就在这个专业里深挖,譬如最近学习的建工解释二,共26个法条,条款项。
各是对应解决的什么问题?
什么条件和情形下适用?
与之前的解释二讨论稿子相比,哪些去掉了?
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最近朱树英老师的培训课程要讲授哪些问题?
如何提前学习和应对?
以前遇到的问题哪一些现在可以解决了?
下一次参加学习时需要向老师当面请教的有哪一些?
需要持续阅读哪一些专业书籍,专业文献,本专业流行的书目有哪些。
建筑房地产行业里全国前三名律师事务所和前三名律师的著作是哪些?
朱树英老师的书已经全部买了,包括预售的在途书。
袁华之老师的书也用割薄法在读。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里前三名的书也在购进和在读,王石老师的《大道至简》在读,熟悉了房地产行业。冯仑老师的几本书还要重复读。
案例要看,要用阿尔法办公系统持续的看,并做成自己的检索报告。
前些时间听了吴军老师讲工具的升级直接促进人类获取能讲的能力,要善于使用工具。很有启发,就加强了使用阿尔法软件——我们购买的律师办公系统,收获很大。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找到这个专业里自己长久苦恼的课题,加以研究,和积累,不断的形成文字,同时也能获得探讨的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e8bcad5119d47759.jpg)
怎么写?
答案:遵循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句话概括:始于刺激,陷入选题,忠于逻辑痴于文笔,止于运营。
首先:刺激,始于标题。
标题决定打开率,内容决定转发率。而真正厉害的标题,甚至能决定转发率。
在标题上花再多的时间也不为过,这真是耳目一新的论点,还符合逻辑。
好标题的写作是长期刻意练习,不断的写,不断的改的结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标题更是。
其次:痛点,决定选题
什么样的主题能够打动人?容易产生共鸣,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好的主题一定能戳中人性的痛点。也就是让人一看到就会有反应?
书中总结的四个人性中永恒的痛点:第一事业上的激进与保守,第二生活上的稳定与冒险,第三认知成长的前与后,第四能力与平台的博弈。
总结的太棒了,所以忍不住列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a4222d16d919a357.jpg)
那人性中永恒的痛点,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些痛点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天性中有很多情感诉求,比如自我存在、安全感、同理心、恐惧、自我实现。
当你触碰这些情绪需求时,就比较容易戳到人性的痛点。
所以写文章的高手,一定是人性洞察的高手。
再次:没有逻辑的内容,就像没有气质的美女
逻辑框架是文章必须要有的。
没有逻辑的内容,就像流水账,是不可以接受的。
逻辑的作用是让读者饶有兴趣的把文章读完,文献要有转折、有密度、有悬疑、有承接、有金句。
又:还要有些修辞和交互式阅读
修辞适当则可。
交互式阅读很重要,好的作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留言者反复沟通的,这也是之前不知道的亮点。争取以后加强。
而这本书的内容远远大于我的这些描述。看到好书的概率,幸运的光顾了我,还有我看得懂又对我有用的概率一起光顾的。
我必须向您推荐。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6195/51f6a329853e4115.jpg)
我已放码过来,你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