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十多岁的样子,名字叫什么,大伙都不知道。上世纪70年代,经常在我们村子这一带地方讨饭。手里柱着竹竿,肩上挎着布袋,里面装着吃饭的家伙:一碗一筷,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瓜婆娘"这名字是大伙给她起的。大抵因为她的表现的确有些瓜不拉叽的,二则她又是个乞儿。
她经常是乱糟糟的大毛sα(头),上面总是夹杂着些许的柴草屑。这些柴草屑有的是她自己不注意弄上去的。为了御寒她经常在人家的麦秸垛掏个洞钻进去。也有的是娃娃伙看着她瓜,想拿她寻开心,特意给他弄的。她的衣服的前襟总是硬梆梆,油腻腻,亮晶晶的,可以当镜子用了。胸膛上总会留下一些饭珈和污渍。一口污黑的大板牙上经常粘满了黄黄的苞谷糁。她见了人就憨憨地笑。
"头"的陕西方言sα听说瓜婆娘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接连两胎生了两个光葫芦。她把他们留给婆婆照看着,自己一年四季都在四处以乞讨为生。
有一次,她怀里搂着一个尚在吃奶的孩子在讨饭。想必也是由于孩子要吃奶,离不开她,她这才抱着孩子出来乞讨。这更加激发起了人们的同情心。
大人见了瓜婆娘怀里这个男孩子,都说这孩子长得既心疼(漂亮)又灵性。他们还说:这就叫瓜瓜婆娘要(生)状元。
瓜婆娘来了,娃娃们自己也就有了乐子了。他们总是尾随在她的身后喊着:瓜婆娘来了,瓜婆娘、瓜婆娘唔唔……
娃娃们有时也用石块扔向她,她双手抱着头哇哇大哭。大人们听到她的嚎叫就跑过来,赶散那些顽童。无形中大人们成了她的保护伞。
大人们或许是富有同情,或许是瓜婆娘的嘴巴很甜(她见了人会根据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大妈大伯,大哥大姐的不叫不说话)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吧。总之,在所有的乞讨者之中,她是最让人喜欢的一个。只要她开口,几乎没人会拒绝她的。有的给一碗饭,有的给一个馍。肚子吃得滚滚圆,笼子里还放得满满的。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她便满载而归了。
要是有一两天不见她来讨饭,人们见了面就会说:这两天咋不见瓜婆娘来呢?是不是她病了?
后来人们的情况都好些了,她的孩子也长大了,有人就劝她不要再出来讨饭了,不要给娃娃脸上抹黑,娃娃将来还要成家立业呀。
她不住地点着头答应着。可是过了一夜,第二天她又照来不误。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她,不再说什么了。
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就知道了她家里的一些底细,原来她家并不十分艰难,反而比一般人家还富足一些。她家早就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起先她家确实有点困难,她什么也做不了,就是爱在外面转,转着,转着就要起饭了。婆婆家人想,要饭就要饭吧,多少还能为家里减轻点负担。光是讨要的馍蛋,苞米面够她们家一年养两头大肥猪。没想到这个瓜婆娘还起了大作用了,能为家里创造一点财富了。
可是后来,她家情况更好起来了,儿子也都成了大小伙了,家里人不再希望她就这样继续讨要下去。但瓜婆娘反倒很不习惯,她在外面自由散漫惯了,一旦拘来起来,很不适应。
为了不让她再出去要饭,她婆家甚止将她关在家中不让出门。有时她还是找个机会跑了出来,继续干她的老本行。
只是这个时候,人们似乎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和优待了。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村子里再没出现过她的影子了。有人说她儿子娶媳妇了,儿子媳妇念其瓜母受了大半辈子的苦,所以,他们对瓜娘很好,很孝顺。从此,她也就不再想着出来讨饭了,在家中安度她的晚年。
也有人说,婆家日子好了,嫌她辱没人,怕连累了孩子的前程,婆家人就百般虐待折磨这个瓜婆娘。瓜婆娘最后还是被活活折磨死了。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究竟是哪种结局更为真实可靠,我们最还是终不得而知,我们也不必去深究她的来龙去脉。对她而言,两种结局都是好的结局:第一种,当然最好不过。后一种结局何尝不是种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