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五四一)

随笔(五四一)

作者: 牧童梦RGQ | 来源:发表于2024-03-28 15:27 被阅读0次

我们一起读郝万山讲解《伤寒论》(十二)

接上文(十一)

郝师讲道:

下面我们看第6条,第6条原文比较长,“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热邪气它和风寒邪气是不同性质的两种邪气。

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温热邪气从伤人的开始就会出现阴液不足的口渴。

那么温热邪气是阳邪,阳邪伤表,引发胃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所以最先出现的是发热的症状。

因此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的发热病机基本是一致的。温热邪气侵袭肌表,人体的阳气奋起抗邪从而导致了胃阳的病理性亢奋,所以发热这个症状最先出现。

“恶寒”这个症状是寒邪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的表现。而对于温邪伤人体表的阴液来说,那么一般不存在着阳气被伤的问题,所以它不会出现恶寒。

当然,温热邪气常常伴有风邪,那么温热邪气在伤人肌表的初期阶段,如果挟有风邪的话,病人也许会有短暂的,轻度怕风的这种感觉。所以这里说“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现在我们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太阳病的提纲是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且我们还说以后凡是遇到太阳病这三个字,都应当包含有这三个症状。

可是现在遇到了太阳病这三个字,却是不恶寒,我们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应当说《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病变。那么张仲景当时尽管看到了温热邪气伤人阴液的这种症候,比方说“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他看到了这种症候,但对这种症候到底伤的是什么,应当怎么样去进行辨证分析,辨证论治。那个时候,限于时代的缘故,他没有能够认识清楚,所以他暂时用太阳病这个名词来命名。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看,这完全是一个“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阴温病,用太阳病这三个字就是不合适的。

因为体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而体表的阴液和上焦的阴液是靠肺来输步。那么风寒邪气伤表阳把它叫做太阳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温热邪气上受伤了肌表的阴液,伤了上焦的阴液,我们就不能把它再叫做太阳病,而应当把它叫做肺卫的症候,把它叫做手太阴温病。这是我们对这段话的解释,对太阳病这三个字的解释。

下面接着看“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如果直接从原文来看,我们的讲义把风温看成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药以后的变证。但是《伤寒论》的“伤寒例”里“风温”、“温疟”、“温疫”这些病名都是相互并列的,因此我到觉得风温就是一个独立的病名,它不一定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以后造成的变证。

因为“风温”它本身就是个独立的病名。那么风温是一个独立的病名的话,我们怎么理解“若发汗已,身灼热呢”?也就是说高热、汗出、而热不退的这种症候,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风温。

如果遇到一个汗后仍然是身灼热的这种症候就叫风温,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

既然风温是一个独立的病证,所以以下才说“风温为病”,就是说风温这个病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脉阴阳俱浮”,“寸关尺三部脉都浮数”,这个浮是主热的。

那么主热的浮脉和主表的浮脉有什么不同?

主表的浮脉,它的病机是肌表有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在里是相对的气血不足。我们刚才不是说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吗?在里的气血是相对不足的,所以它的脉象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这是主表的浮脉。

那么主热的浮脉呢?

是热盛豉动气血,气血壅盛,血管扩张,所以脉轻轻一摸就摸到了,但是重按滑数有力,这是主热的浮脉。主热的这种脉象,后世不再把它叫浮脉,但是在《伤寒论》里仍然叫浮。

所以这里的“脉阴阳俱浮”,是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血管扩张而导致的脉轻取即得的一种表现,它应当“阴阳”(即)寸关尺三部脉都浮而滑数。

相关文章

  • 二十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之五四一代与后五四一代

    二十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之五四一代与后五四一代 “清末一代”知识分子作为晚清最后一代知识分子、新世纪的第一代知...

  • 故乡恋曲之五

    神秘的“五四一”工程各个分指厂区都分布在中条山的山沟里,厂区门口均有保卫,门口两旁的砖墙上赫然写着“军事禁地,闲人...

  • 保定影像之街道(五四一)

    保定影像之街道(五四一) 2019年7月1日,星期一。农历己亥年庚午月己亥日 (猪年)五月廿九。河北省保定市:五四...

  • 五律.庚子青年节感怀

    五四一樽酒,复吟工部诗。 停杯谁和令,换座自充之。 我辈非农事,已难余薄资。 可怜田垄上,白叟尚牵犁。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三行流年‖【五四一五五零】

    五四一 夜么 幻境里的叨扰 不再犹豫着乱了心跳 哪怕想你的那刻 太过煎熬 五四二 薄薄的意识流层 不愿敲破的 依旧...

  • 建团一百周年心得体会

    分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1财务1 姓名:何怡欣 百年之前,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五四一代的先驱们上...

  • 五四的喜庆

    从来没有五四像今年的五四一样喜庆。 五四是中国青年节,也是BD校庆日,今年是BD120周年校庆日,BD校长在致辞时...

  • 读《一件小事》有感/作者:邵明

    ——许子东谈五四的国民性 许子东谈五四的国民性。——『从五四一直到1942年,几乎没有作家写官,除了张天翼的《华威...

  • 故乡恋曲之六

    连通五四一各兵工厂的铁路几乎将绛县大半围起来了。当地的人心在火车每天的“呜呜”声、各个分指的家属区和厂区大喇叭的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五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hc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