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牛郎织女的情话您听到了吗?
我没找到葡萄架,但特意在小区的花架下听了一会儿,除了被蚊子叮几个大包外,什么收获也没有。一夜也没关窗,可还是什么也没听到。
带着沮丧出门上班,却在路边发现一个新奇的景象:有些树上挂着输液袋。
看到第一个,我以为是什么人恶作剧;看到第二个,我也没在意;当看到第三个和更多时,好奇心害死猫了,我走上前认真看了看,还拍了照。
袋子上清晰地写着“大树生长素”,下面还有一行字“ 促活复壮”。一下子我就被感动了,我代大树谢谢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
坐在公交车上,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树的年龄绝对已超过十年了,因为我在这里已生活15年,在我来之前,这些树早已存在了。经查资料,中关村南大街这条路是1997年确定为现在这个规模的,距今23年,那么这些树的年龄约在25岁左右,相对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天下第一银杏树”4000岁的高龄来讲,它们还处于婴幼儿期。那么这些生命素,就相当于人类婴儿喝的奶粉了。
希望这些树输了生命素后能更茁壮地成长,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银杏果和美丽的街景。
树要促活复壮尚且要输生命素,我们人类要健康成长又怎能离开营养呢?
人的生命营养,除了一日三餐、运动健身、规律起居等外在因素,应该还需要再加一项“读书学习”。三字经里说“有余力、则学文”,似乎学习并不重要,其实那是封建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宣教。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终身学习,这一点在《颜氏家训》中也已讲到,大致可归纳为“胎教好开始,早教打基础,成人教育也不晚。”
学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大家更不必纠结。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话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最重要的是后面这句总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结合《颜氏家训》和培根的学习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不管学习什么内容,只要您学了,都会有收获,都对您生命有意义,都会让您体会到更美好的人生。
当然了,就像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样,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要按韩愈说的“无望于速成,无诱于势力。”一点点积累,一天天天成长,先练“生吞之功”,强迫自己背记一些内容,再到在生活现实中结合着去理解,去分析,如果能转化成自己的创造,久而久之,您就会养成学习的习惯,日有所进而不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