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卡斯特罗
文/弧度度
1898年,西奥多.罗斯福率领一群“狂野骑士”攻占了圣胡安山,赶走了盘踞在那里的西班牙统治者,解放了古巴。古巴的控制权落到对美国友好的富尔亨西奥.巴蒂斯特将军之手。
美国人似乎挺热衷干这种事情,假“民主”之名,扶持代理人上台执政。比如后来的萨达姆政权,其实也是美国人一手扶持起来的,只是没料到老萨上台后竟翻脸不认人。对于美国那些炙手可热的人物来说,希望整个地球都围绕着他们转,这一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特投桃报李,敞开大门欢迎美国人来古巴投资做生意。不肯错过发财机会的美国大公司纷至沓来,在这里种植甘蔗,生产蔗糖,开采油田,发展畜牧业等,赚起钱来毫不手软。美国的黑帮大亨们在这里也享受到了贵宾的待遇,他们控制着哈瓦那的大部分豪华旅馆和夜场生意,觉得待在哈瓦那比待在纽约更舒适。在美国,他们还不得不游走在规则之外的灰色地带,但是在这里,他们却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那么,巴蒂斯塔亲美政权是否真如他们的媒体所渲染的那样造福古巴人民了呢?答案是否。巴蒂斯塔政权的贪污腐败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古巴人已经被逼到忍无可忍的墙角。只要暗夜中出现一颗火星,就足以引燃古巴人民的满腔怒火。
点燃火苗并高举火炬的人是菲德尔.卡斯特罗,一位毕业于哈瓦那大学法律系的大胡子英俊青年。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反叛精神,喜欢阅读英雄人物传记,崇拜古巴民族独立先驱何塞.马蒂、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13岁就组织过蔗糖工人罢工——起来反抗自己那没良心的父亲。
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卡斯特罗率领他的游击队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夺取了古巴的控制权。巴蒂斯塔被迫流亡海外,1973年8月6日因心脏病突发死于葡萄牙。
32岁的卡斯特罗被奉为古巴革命英雄,他和他的大胡子形象成为新的抗暴象征,受到南美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追捧。尤其是他的亲密战友切.格瓦拉(后被排挤出古巴),那个骑着一辆又破又漏的“诺顿500”摩托在第三世界宣传革命并点燃火种的人,至今仍被许多热血青年视为心中的图腾,
然而,卡斯特罗并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他非常冷静地意识到必须向美国靠拢,那头曾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帝国撕成碎片的枕边怪兽可是谁也得罪不起的。卡斯特罗的新生政权要想站稳脚跟,获取美国当权派政客的支持就等于上了一套保险杠。
1959年4月,卡斯特罗到访美国。他竭力表现出对美国人民的友好,品尝热狗,搂抱孩子,访问哥伦比亚大学,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允许美国记者对自己进行多角度拍照与连篇累牍的报道……唯一遗憾的是,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却不愿亲自接见他,而是派出了自己的副总统尼克松同他会晤。两人聊得倒也投机,尼克松赞赏卡斯特罗,美国宣布承认由他领导的古巴新政府。
此时,肯尼迪已上升为民主党内一颗耀眼的新星,他以领先对手874608票的巨大优势再次当选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参议员,对于由卡斯特罗取代那位屠杀了2万古巴人的巴蒂斯塔执政并无异议。
看起来,卡斯特罗似乎能与美国人搞好关系,他领导的新政权即将成为又一个亲美政权。然而,形势的发展却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卡斯特罗的指示下,他的主要助手——先后担任卡瓦尼亚堡军事监狱检察长、国家银行行长和工业部长的切.格瓦拉对古巴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造:清除战犯,将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等。新生政权必须将国民经济命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染指,这就难免会触犯美国公司在古巴的利益。同样,在古巴的美国黑帮也损失惨重。
几乎是转眼之间,古、美两国的蜜月期就这样匆匆而过,翻脸几乎已无可避免。为了塑造自己的强人形象,卡斯特罗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对美国的态度渐趋强硬。他在讲话中一再嘲笑美国,转而寻求苏联的帮助与支持。他派出切.格瓦拉与苏联人谈判,签订《古苏贸易协定》。
尤其令美国人感到无法容忍的是,卡斯特罗在国内进行了新一轮大清洗。每19个古巴人中,就有一人被确认为“正直犯”;处决“正直犯”的鲜血染红了哈瓦那的街头。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递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中,卡斯特罗已经被形容为“危险人物”,必须予以定点清除或铲除。据称,中情局策划的针对卡斯特罗的暗杀方式多达600种。除此之外,中情局还在危地马拉的一个秘密基地训练古巴逃亡者,制订了用武力直接推翻卡斯特罗的计划。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世界看到的则是硬币的另一面——卡斯特罗仍在肆无忌惮地咆哮猖獗。因此,这也给了政敌们攻击艾森豪威尔当局的借口。
在1960年的总统竞选过程中,肯尼迪就曾强烈指责艾森豪威尔对古巴展现的“软弱、纵容”态度:“1952年,共和党的所作所为导致铁幕降落东欧;如今,铁幕距离美国海岸线仅仅90英里。”
肯尼迪的竞选对手是尼克松,而尼克松又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中的副总统,所以这一指责实际上是在贬低对手。
肯尼迪对古巴态度变为强硬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那些在古巴遭到重创的美国公司和黑帮都在暗中支持他。对于这些劫掠者而言,他们当然巴不得一觉睡醒后就能见到古巴变天。
事实上,艾森豪威尔早已批准了一项电复计划,只不过这份计划相比肯尼迪后来批准实施的计划相对保守而已。艾森豪威尔的原计划侧重于渗透,训练游击小分队渗透至古巴境内后再开展游击作战。而中情局呈给肯尼迪的计划却变成了直接武装登陆作战。两者风格不同,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当年的美国执政者似乎都有君子之风,都不太愿意破坏国际法的游戏规则。实事求是地说,在美国不直接出兵参战的前提下,似乎原计划更保险,保留的退路也更多些。无论成功或失败,美国都可以推说是古巴反抗者发动的内战,可以干净利落地洗刷“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指责。在国际博弈中,有原则的保守是一种保险,无原则的冒进是一种风险。
既然肯尼迪一再批评艾森豪威尔软弱,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他使出霹雳手段,对卡斯特罗政权施以致命一击呢?毫无疑问,肯尼迪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猪湾登陆战,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大笑话,让美国人跌了不少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