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戒為師
【以戒为师】(42)

【以戒为师】(42)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15:58 被阅读1次



如何修学戒律 ⑧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摘自《济群法师网站》)


戒 品 ⑦

多闻坚住戒,贤者必称赞,此二种德行,即持戒多闻。

注:人若能多闻,即能时时读书,听人讲解事理,则学问日益进步,又能坚守戒行,不作恶事邪事,则必为贤者所称赞。盖贤者所欲表扬教诲者,即此二种德行,亦即坚持戒行及多闻多读书、广求学问也。(摘自《佛陀语录》黄仁堪译)


戒德问答 ⑥

阿姜李

2.什么是戒德?

第二问“什么是戒德?”可回答如下:戒德的巴利语──sila──意为正常。所谓“正常”,是指意、语、行无偏,而“无偏”是指不以行动造恶、不以口舌言恶、不以心意思恶:换言之,戒离三类有害的身业、四类有害的语业、三类有害的意业。当离的三身业是:杀生、偷盗、醉酒与不当行事。避免这些行为,不让身体朝那里偏,即是让身体住于正常状态。当离的四语业是:谎言、离间馋言、粗口谩骂、拉杂闲谈。保持言语不朝那里偏,即是使言语住于正常状态。而使心住于正常状态,意味着(1)不觊望他人所有。(2)对行为不愉悦的人或有情无恶意。(3)持正见:懂得一切有情依自己的业而活──动机好的,有好报,动机恶的,有恶报──无一希望受苦。一旦你能够如此看待事物,要维持该视角。不要让它偏离到错误道上。


制戒因缘 ②

他的儿子须提那听完佛陀的话后,深受感动,想要依照佛陀的戒法,脱去恩爱的束缚,远离烦闷和执着,让生命像虚空那么自由,让生活像碧波那么清净,所以当佛陀说完法后,他就向佛陀提出出家的要求。

佛陀注目看看他说道:“你的发心很好,不过,你应该要征求你双亲的许可,方能在我的僧团中得度;假若你已经结婚,你还要得到你妻子的同意。”

须提那听佛陀这么说后,没有办法,只得回到家中,要求父母听许他出家,但是须提那是独生子,他的父母就生养他一个,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他出家,并且须提那是有妻室的人,他的父母总叫他不要再有出家的念头。

可是,须提那出家的念头非常坚固,梦寐之间,他都在想着出家的事,最后,他甚至以绝食来要挟他的父母,他说如不准许他出家,他就绝食饿死。

(摘自《佛教天地网》)


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⑩

(四)五戒与心理疾病预防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势,信仰崩溃、价值紊乱,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浮躁、不安、厌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与自己、他人及自然界隔离等如瘟疫般流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滋生出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吸毒贩毒、拐骗扒窃、卖淫嫖娼等社会毒瘤,犯罪率直线上升;恐怖事件连续不断。在这种社会情形下,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癔病、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摘自《佛教导航网》)

相关文章

  • 【以戒为师】(42)

    如何修学戒律 ⑧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

  •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圣诞日。是提醒我们每天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日子。 看过《佛陀》电视剧的都知道,佛陀...

  • 以戒为师!

    觉悟成无上正觉, 知道转轮回六道。 破戒觉为知,知无恒定生死流转,懒惰致无知。 持戒意义之重不能小觑哉!

  • 以戒为师

    如何戒邪淫? 很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没有“邪淫”的行为或不谈论与“邪淫”有关的内容,就可以避免经受“邪淫”的果...

  • 以戒为师

    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慢慢影响到自己的周围世界的变化,这里的戒可能不是让人没有欲望,而是戒掉低级的欲望,戒了低级欲望...

  • 以戒为师

    总之修来学去,以戒为师,不要随便迷信崇拜任何人,就是诸佛如来也不要迷信,宗下是“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实在...

  • 以戒为师

    《大智度论》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舟...

  • 以戒为师

    自律当如弘一法师。 每每想起弘一法师持戒守正如一,心神往之。他自我需求如此朴素,颇有“人不堪其忧,...

  • 以戒为师

    在你内心,有一个地方。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你,要找到那个地方。 一念生,八方动。我们的每个念头,都在创造我们的未...

  •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 安然Ann: 老师,现在的问题是意象之间显得碎,但是气韵感觉是贯通的,一直坚持在写,想有大段时间再理一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戒为师】(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il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