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细芽从荒草中伸展,娇花在枯枝上绽放,不及细品,不用深思,就能感知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奇迹。尤其是鲜花,总是吸引着人们不自觉地驻足、回眸。
马路边,公园里,校园中,梅花、迎春花、玉兰、樱花、海棠花、桃花、梨花、杏花、郁金香、牡丹、蔷薇、月季,一树树,一株株,一丛丛,一棵棵,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魅力,无不肆意绽放,尽情享受着阳光雨露。路人只需随意一瞥,就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轻嗅一口,就能将芬芳揽入心脾。

感受着春天的美好,难免会心疼小时候的自己: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身边到处都是植物,但对花的认知真的是太少了。
华丽的牡丹、孤傲的梅花,高雅的兰花,个性的向日葵,虽然没有见过真的花,但从书中的描述和偶见的拙劣插画中,可以想象她们的样子。可有些花,譬如芍药、风信子、虞美人、郁金香、荼蘼、金盏、紫薇、彼岸花,仅听听名字就令我心向往之,可实在想象不出她们的风姿。

现在想来,见得最多的花就是油菜花了。在春季,我们这里种得最多的农作物,除了小麦就是油菜,麦苗拔节孕穗的之初,油菜花就开了,放眼望去,一片青绿,一片金黄,煞是壮观。
可我实在对油菜花没有好感:黄是张扬、低贱的黄,给不了人沉静,也给不了人愉悦;黄色的花配青绿的叶,界限模糊,毫无美感;味道是刺鼻的香,透着俗不可耐的胭粉气;蜜蜂和飞虫嗡嗡嗡地飞来飞去,扰人的噪音!
初一那年春节,我妈给我买了一件黄色的袄,我感到异常难为情,很快就寻了个理由把它压箱底。多年后人们开始把油菜花田当成美景欣赏,我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但慢慢的,不知不觉中我也开始消除自己的偏见,接受它平常、细碎的模样。

槐花在没有完全开放时,就被人们吃进了肚子,孩子们会随手捋一把抓在手里生吃,一股子青气儿,透着一丝甜。紫色的桐花像一个个小喇叭高高地挂在树梢上,味道确实难闻的臭。

麦花几乎不被人注意到,它们细细密密地贴在麦苗上,可因为知道它们会结成麦子,看到他们,总会有些感动和期待。还有玉米花、枣花之类,同样让人入不了眼,却总会如时绽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谁家院子里不种几棵指甲花?那可是女孩子们的最爱。不仅是小姑娘,连妈妈们,甚至老太太们,也要揉上几团,临睡前用麻叶包在指甲上。
染指甲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二拇指不能染指甲。”
“为什么?”
“听我奶奶说,二拇指染指甲的话,老鼠光咬!”
小姑娘们吓得伸了伸舌头。
后来,我知道了,指甲花有个高大上档次的名字——凤仙花。
后来的后来,我猜想,口口相传的“食指不能染指甲”,可能是某个具有审美之人编出来的“故事”,为的是呈现留白的美吧!

印象中只在远处的山脚下见过梨花、桃花和杏花,或白或粉的一片,来不及细看,平常人家实在是很少种果树。
平常所见的花中,最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当属荷花了,小时候没有读过《爱莲说》,却感受到了卓越风姿、清雅之气。

田间地头多的平凡的小花,从来没有人多看一眼,春去秋来,自生自灭。

暑假偶尔会替外公在山上放羊,就在那时,爱上了一种不知名的小花,四五个平常的花瓣拼成1分硬币大小一朵,纤细的茎,粉嫩的花,弱不禁风,美得令人流泪。

映山红在我心中是英雄之花。
清明前后,初中生会组织春游,地点是石柱山。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骑大人们的自行车,可以正大光明地去买面包,最重要的是,可以去采映山红了!
记得我也参加过一次春游,起初父母并不同意。上一年邻居哥哥爬山回来,累得扑通一声倒在家门口爬不起来,大家都担心我不行,但我特别想去。
提前一天把车子骑到学校,大家一起出发。我背着水和面包,走到街头听到父亲叫我,他在再次劝说我无效的情况下,又给了我几块钱备用。
孩子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你追我赶,浩浩荡荡地来到十里开外的山下,吸引得路旁劳作的老农们喜开颜笑。只记得面包一点也不顶饿,可是我还是没有舍得吃完,我借口“吃不完”带回了家。
人们常说映山红都长在比较陡峭的崖石上,哪位同学采到了几枝映山红,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马上高起来了。
很快,没有学校再组织春游了。
现在山上难觅映山红的踪影了,它们都被连根掘起卖到了城里。

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春期开学,校园里一树树玉兰在开,一群群青春少年,风景独好,满树硕大的花着实好看,可那浓郁的香味,不甚喜欢。

初闻蔷薇之名,十分惊艳,后来得见真花,花虽是单层小白花的品种,却对上了眼,味道也是大爱,欢喜得曾自恨没有生在蔷薇花开时。单位围墙有蔷薇攀绕,于是,每年,都盼那一墙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