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100天俱乐部【当当】成长营
【社科共读】工作中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社科共读】工作中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作者: 凌逍逸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20:26 被阅读0次

社科共读10期进行时,今天解读第一章,工作中激励你的是什么?

本章隶属于书籍的第一部分,"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前言、如何获得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这是第一部分的引语,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哈,我看了电子书笔记,很多小伙伴划线打卡。

我个人看见这句话时觉得不舒服,在这句话里感觉到了一种忽悠,因为"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这话妥妥的鸡汤味道,而且你如果足够警醒,需要知道,此处需要有一个备注信息。

备注信息就是——我们不可能真的"找到"我们认为伟大的工作,一定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过程中遇见的。在行动中遇见,"行动"。

章节引语中提到了三个要素:

“重点”、“根据机遇权衡计划”、“分配资源。”

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你的战略,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即使你的战略已经成型了,你仍会认识新事物,也会发现新问题,面临新机遇。信息也会不断回馈,整个周期不断循环。

第一章论述的要素是"重点",以下,enjoy it.

1.困惑、激发好的动机

我此刻看到的情形却与此大不相同,反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戴安娜和她丈夫以及两个孩子脸上流露出来的爱。

作者在第一章第一个环节引入了一个故事,不知道你看完后我什么感受哈。

我个人是满满的困惑,实在不知道这个故事如何与"激发好的动机"关联起来,我只能感觉到大教授的自圆其说。

道理本身是对的,只是此处补充的细节我个人真的没有看懂到底如何与这个标题对应起来的。

当然了,也可能是个人能力有限,欢迎看懂了的小伙伴来补充。

2.常规激励手段、绩效激励

为了引出本章主旨,作者先抛出了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激励手段——绩效激励,所谓升职加薪股权房子等等一系列外在的、物质性的激励手段。

这既是常见的手段,也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手段。

作者给出论述后提到了以下信息,个人觉得,思维可以借鉴,只是此处用起来略有不足,需要先明确背景信息。

这个小节的小标题是——激励措施能玩转世界吗?

我觉得但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会回答"肯定未必呀",因为足够理智的人都会规避锤子理论。

作者引入的思维是——

要探索一个理论是否可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异常现象,即找出用这个原理无法解释的现象。

我个人给的备注是,"找出的异常未必说明这个理论不对,只能说明这个理论不能够解释这个异常,我们需要完善理论,或者拓展理论边界,正如从牛顿定律到相对论。"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从标题关联度和内容关联度来看,这个小节的标题换成类似于"绩效激励就够了吗?"能够更好的承接内容,上面的引语也需要补充相关信息,因为从内容本身看,下一小节的"动因理论"是对单纯激励因素的拓展补充,而不能说明激励因素就不可信。

3.进阶激励手段、动因理论

这个理论包括两种不同的因素: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

其中的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

仔细琢磨一下,这一点和我们传统认知的"激励因素"并无太大的差异,如是说来,前面推理的"激励因素不可信"是有所不足的。

基础因素是必要、不可或缺的,谁要想忽悠你无视这个,你不要理会这种人,毕竟你要知道,你是需要吃饭的,养家的。

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这时候就涉及动力因素了,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你会发现,这是涉及到马斯诺精神需求更高层级的内容了。

如是说来,所谓的动因理论,未必不可以理解为马斯诺精神需求理论的简化版本。

4.小心bug、"为梦想窒息"与"一眼定终生"

第一个说法"为梦想窒息",不知道你熟不熟悉哈,乐视的贾老板提出的,忽悠了多少钱进去……

给我们的启示,可以简化为一句——为梦想付出点什么可以,但是,不要忘了宇宙文明的第一法则是"生存",注意止损线涉及,以及,注意防忽悠。

第二个说法是我自己的感受。

工作和爱情有一种类比关系,爱情中的"一见钟情、一眼定终生,白头到老",和职业生涯中中找到"伟大的工作"是有一定相似性的。


年轻时我们对遇到的爱情容易"一恋爱就觉这就是和我过一辈子的人了",而工作,同样可能出现这种bug,遇见一些特别的工作,我们就觉得"这就是我愿意一生为之付出的工作了"。

哎,too youg too simple. sometines naive.

这两种体验我都有过,好点的是,我现在两种心态都调整过来了。

结束前,分享两句话。

一句话来自于电影《无问西东》沈光耀母亲说的话,原话忘记了,大意如下——

"你还那么年轻,我们不希望你还没有体会到生命的精彩就做出一辈子的选择……"

第二句话,来自某个我喜欢的公众号,大概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你年收入如果十万以下,你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把自己的小家顾好,当然了,等你到了百万千万的年收入了,就该考虑拿出一些钱来回报这个社会,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了……"

以上,诸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科共读】工作中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ng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