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斋读诗之崔珏《哭李商隐》

作者: 豫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06:29 被阅读0次

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故于郑县,享年45岁,可以说英年早逝。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两首《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两首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才华与成就,并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

李商隐命运不幸的根源,估计就是“牛李党争”。他本人可能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因此交往有牛有李,诗文中对两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评。然而,在当时情况下,保持中立谈何容易?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结果是李商隐两边不讨好,一边认为他忘恩负义,另一边也不敢委以重任。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

今天,我们再读《哭李商隐》,除了感叹,还有深思!我们不能说义山有“脚踏两支船”之嫌,他可能仅仅只是想坚持本原,保持中立,但处于当时的条件,这种作法确实给了别人想象空间。因此,抛开时代背景不说,无论何时,坚定的立场,忠诚的信念,无疑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才华,只是锦上添花。

相关文章

  • 豫斋读诗之崔珏《哭李商隐》

    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故于郑县,享年45岁,可...

  • 豫斋读诗之李商隐《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

  • 哭李商隐(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

  • 襟抱未开的李商隐

    唐诗人崔珏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悼亡诗《哭李商隐》,缅怀好友李商隐,替他打抱不平。诗中说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

  • 72:李商隐最悲凉的一首诗,写尽了诗人饱受人生风雨摧残的悲凉

    李商隐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 他的好友崔珏,在他死后,写了两首《哭李商隐》悼念他,诗中有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

  • 豫斋读诗之秦观《纳凉》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大意是: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地,画桥南畔,绿树成...

  • 豫斋读诗之苏轼《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大意是:如果说琴声发自于琴,那把它放进琴盒里为...

  • 豫斋读诗之杜牧《猿》

    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大意是:中秋之夜,月白烟青,一只孤猿满含仇恨的...

  • 古诗词里的意难平

    01.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02.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郑光祖《蟾宫曲...

  • 豫斋读诗之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大意是: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如约在洛阳城中吹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豫斋读诗之崔珏《哭李商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pj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