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司线下培训项目二期班开课。
正式上课的头天晚上,特地安排晚自习环节,想听听学员--化妆品零售连锁店老板们,聊聊当下各自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也做为后续课程优化的参考建议。
整个晚自习听下来,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人、货、场。
人:人员激励、培训;
货:选品策略、自有产品的开发策略;
场:零售空间设计、货架陈列;
行业:历史演变、趋势预判;
销售:新零售、互联网工具使用;
其中又以人的管理被提及次数最多。
当规模小的时候,靠打鸡血就可以管好团队。当规模越来越大,分店越开越多,最大的上升瓶颈就落在人上面。
人的成长速度如何跟上业务发展速度?人的工作效率如何最大化?
团队的梯队如何建设?团队激励如何做?薪酬体系如何搭建?股权分配如何设计?……
关于人的重要性,既然能够成为共性问题,证明老板们都有意识,不缺认知上的提升。问题在于,当大道理落到各自的实际场景中,很难落地执行。因为缺少一种模板化的方法论,能够手把手指导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去一步步制定关于人的管理策略。
所以,一期班关于股权激励的课程只是起到巩固认知的作用,挠了挠用户的“痒点”,远没抓到痛点,导致用户在课程结束后,普遍反映没听过瘾。
再进一步思考,作为一对多的培训产品,如何克服不同店铺之间的差异化,并实现能指导用户落地执行的效果。
首先,克服差异化,基本属于伪命题,千店千面,很难做到一招打天下。这部分的空白,留给可能存在的延伸增值服务。
其次,落地执行是包括目标、策略、任务、跟踪、反馈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整过程。当下,课程需要重点解决哪个环节的问题。
借助之前文章说的“安慰剂效应”--成功的安慰剂产品,能够让人成功产生第一步行动。
放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上,优化空间也在这里。让学员从单向的认知提升,到真正愿意做出尝试,哪怕只是一小步,只要开始践行,大痛点就会分解成一个个具体问题,从而为课程迭代提供方向。
一点点关于课程优化的想法
行业培训,有两大关键问题。
课程设计
讲师资源
前者影响后者。讲师又分为两类
成功企业家
职业培训师
前者资源稀缺,有票房号召力,有强传播属性。缺点是课程容易散,内容集中在战略层面和经验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感。像豪华的大菜,好看,但吃不饱。
后者通常是从行业从业者转型成为职业讲师,虽然有的不是行业“红人”,但实战和理论兼备,而且目的更明确,就是授课,这就意味着准备的内容一定是以培训为导向,知识结构性很强,同时也会更讲究授课现场的互动效果。这类属于主食,比起大菜肯定缺少话题性,但管饱,易消化。
面对这些零售店老板,每次课程,大菜一定需要,培养格局感和战略感,这种层面的认知提升,看似务虚,可指不定哪天会让你恍然大悟,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同时,必须力推主食,他们最需要模板化的方法论,拿着就可以比着用在自己的店铺上,不管效果如何,至少转化成行动的第一步。
小结
垂直行业的知识服务比起以「得到」为代表,没有明显行业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
“让用户觉得自己学到东西,比真正学到东西更重要”的套路,一定会“不--好--使”。
因为,行业用户对知识服务的目的性更强,对效果反馈周期要求更高。是否学到东西,不再依赖用户的主观感受,而是最终会客观反映到店铺经营的实际情况中。说的再直接点,店老板是生意人,账通算的很精明,投入产出比失衡的事情,从长期看,他们一定不愿意玩下去。
这就决定垂直行业知识服务的路径一定要做深。
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从行动到持续迭代的转化,从迭代效果到反哺认知的转化,这个流程一定要画圆了。从另一面看,也是要求平台先提前替用户把账算清楚。
不过,一旦做深,模式难免变的很重,但基于垂直行业的知识服务没有轻重,只有深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