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华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娘家,她离开家时才十七岁,而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当秀华带着一双儿女回家时,她父母早把怨恨丢远,既意外又惊喜,至少闺女还能回来。秀华离开的这些年,家里变化很大,哥哥王安已经成家了,住的房子就是她走时在盖的那个房子,她哥家的孩子已经四岁了,嫂子采莲是邻村的。
离家出走多年的妹妹回来,秀华父母让王安给已经出嫁的大姐秀芬打电话,告诉她秀华回来了。七年没有团聚,王安到集市上买了鱼和肉,一家人就像过年一样围在一桌吃了顿团圆饭。秀华原先还担心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两个孩子,看到父母对孩子们疼爱有加也放心了。吃着久违的家乡饭,说着熟悉的家乡话,秀华觉得特别亲切。
“秀华,你对象呢?怎么没有一起来?”吃饭的时候,哥哥王安问。
“他打工去了,来不了。”秀华极力掩饰着,她暂时还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她是偷跑回来的,就像当年她从家里偷跑出去一样。
姐姐秀芬一家得到妹妹秀芬回家的消息后,第二天一早就赶了过来,一直到天黑,姐姐秀芬一家才离开。
秀华父母和王安一家住在一起,朝南的三间瓦房是王安一家住的,东边的两间偏房是父母住的,西边的一小间厨房是单独盖的。晚上,秀华和孩子们睡得床是两张小床拼在一起的,那两个小床原是王安和秀华以前睡过的,一直没舍得扔,秀华来之前,两张床竖着立起来和很多杂物堆放在一起。
等哥嫂回屋歇息了,秀华和父母说了实话:她和父母说了卫兵家的情况,自己是后悔才自己跑回来的。一阵沉默之后,秀华爸开口了:“你现在后悔了?当初谁让你跟他走的,你看上他哪点了?你怎么能看上他的啊?”
秀华妈劝老伴不要发火,别让儿子儿媳听见。甜甜已经有些困了,睡眼朦胧地看着屋里的一切,听见外公发火吓得哭了起来,乐乐则躲在妈妈后面偷看外公。
“既然孩子都有了,后悔也晚了。”秀华妈叹息道。
秀华把打算和父母说了:不想回去和卫兵过穷日子了。秀华父母一直生卫兵的气,恨他不该带秀华私奔,让他们王家在村子里颜面扫地。他们原本希望秀华和她大姐秀芬一样在附近安家,老了也能来照顾他们。现在听秀华的诉苦,更是对卫兵气不打一处来。可看着两个外孙,他们又头疼:就算秀华要留下来,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秀华在娘家住了下来,她努力地想找点少女时代的记忆。一晃七年过去了,村子变化太大了,添了不少新房子,也添了不少新面孔。时常能看见一两个年轻媳妇领着孩子或者挺着肚子从门口走过,秀华娘碰见她们总是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以前和秀华一起玩的几个女孩大都嫁人了,有时候秀华碰到她们回娘家,大家只是客气的寒暄几句,有时候会问问彼此婆家的情况,秀华总是搪塞过去。
秀华帮不了父母干什么活,两个孩子还小,不能没有人看着。秀华哥王安的孩子是个男孩,叫国庆,平时白天是秀华父母带着,现在秀华在家也让她一起带。
这天,秀华的父母出去干活了,秀华要做午饭,就让乐乐带着国庆和妹妹到外面玩。三个孩子玩起了沙土,国庆要脱下甜甜的鞋子装沙土,甜甜哭了。乐乐看见妹妹被欺负抓起一把沙土往国庆脸上洒,国庆被沙土眯了眼睛,也大声哭了起来。刚好王安和采莲赶集回来,老远就听见自己儿子哭,秀华听见哭声也跑了出来,她训斥乐乐,乐乐也哭了。
王安打圆场道:“小孩子打打闹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采莲白了他一眼,说:“你长眼了吗?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啊?看看孩子眼睛都红成什么样了?”
国庆听他妈这么一说,哭得更厉害了。几个孩子就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哭的凶。秀华听她嫂子话里有话,把乐乐拉过来就打,王安忙拉着妹妹,让她带孩子回屋。
采莲生气带着国庆回屋了。秀华抱着甜甜也回到父母的屋子,乐乐低声抽泣着,闹着要回家。
秀华和嫂子相处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可无论她怎么去讨好嫂子,对国庆多么好,嫂子似乎都看不上她,总是爱理不理的。母亲告诉秀华,她走后的第二年,采莲和王安结的婚,秀华跟人私奔的事村里人尽皆知,平时还好,一吵起架来,采莲就会搬出秀华的事,父亲气不过就和儿子王安分了家。秀华这才知道,因为她,父母不仅在村里人那里丢尽了脸面,在家里还要受儿媳的嘲讽。母亲说的时候,不停地哭,秀华也跟着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