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 |《呼兰河传》之老胡家

书 |《呼兰河传》之老胡家

作者: 落冰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22:27 被阅读184次
    图片来自网络

    知道萧红很早了,早到想不起是如何得知她的大名的,只知道她是个女的;

    知道萧红很早了,早到读三毛、张爱玲时就晓得她了,只知道她在那个时期大概和张爱玲一样有名气吧;

    知道萧红很早了,早到还不知道《呼兰河传》就听闻了她好几段八卦绯闻,只知道她跟了好几个男子,最终却还是克死他乡。

    她的文章却是一篇也不曾读过。大底是因为从骨子中就对她身伺几夫之事有所偏见吧,于是也连带不喜欢她的文字了。所以,读了张爱玲,爱了三毛,却唯独连认识也不愿认识她。

    偶然的机会,偶然的邂逅,喜欢上这样一段文字:“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怎么也不曾想到这文字竟然出自萧红之笔,她怎么可以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生活,读者又怎会从中读到对生活的热爱呢。于是,第一次,我很想知道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想了解一个作者,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她的文字。

    读了第一篇,竟爱不释手。

    到底是怎样一个灵气的女子写出如此灵气的文字,你很难想象它的作者是个那么不幸的女子,似乎应该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美好幸福的女子才算正常啊。

    萧红的笔触仿佛一条直线,她的文字中很少有心理描述,更加不会加入个人感情。读之,仿佛对面坐着一位平静、淡漠而历经沧桑的女子,她不带任何感情的给你将故事,语言平淡到每个人即使三岁的小孩也可听懂,故事完了,很静很静,抽噎声一片,为那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难过。

    老胡家。

    本是很平常的一家人。犹如院中的养猪人,犹如那个雨天漏雨房顶长蘑菇的漏粉人,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如挣扎在那个年代的每个人一般,为了活着而活着。只是,团圆媳妇来了。多好的名字----“团圆”,却最终死的死,跑的跑,疯的疯。本来是外人眼里“人旺,财也旺”的,最终却成了最不堪的一家。

    小团圆媳妇,一个年仅12岁的姑娘,我的十二岁在干什么呢?吃得好,穿得好,每天开开心心的和一群小孩胡闹。她的十二岁呢?成了十四岁的团圆媳妇。是婆婆发泄的对象,是那个年代打着“调教媳妇”的旗号却注定要牺牲的人。

    一直记着她那头长到膝盖处的秀发,却在“自己掉了”如此可笑的婆家闹剧中,因为这荒谬看似传奇的传言,团圆媳妇这回成了所谓的妖怪。抬了大神,抽了帖,再怎么折腾,也只是觉得团圆媳妇的婆婆好是愚昧,明明都是骗人的把戏,平时一块豆腐都舍不得吃的人,倒是愿意十块百块的送给他人。只是,看到团圆媳妇被好几个人按住,用沸水烫驱鬼的那一段,心中五味杂陈,还是落了眼泪。心中反复说着:“会死人的”,但没有人听到,于是,有了二次泼水二次晕厥,三次泼水三次晕厥,终于,那个总是笑嘻嘻的黑黝黝的姑娘被折腾的再也没了生机,毫无生气的躺在床上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可笑之极的人们还在等待着她的康复。于是,选择了不再折腾,那鲜活的生命却从此香消玉殒。

    谁对谁又非?

    是那个面目可憎的团圆媳妇婆婆吗?熟不见,她为了让团圆媳妇好起来,连给自己买一瓶红花油都舍不得而宁愿手肿胀疼痛的人,却愿意大把大把花钱去救自己的儿媳;熟不见,她买了崭新昂贵的真衣服穿在扎彩人身上,烧掉的那一刻却居然懊悔的是花了那么多钱居然没有看热闹的人;熟不见,当她要把团圆媳妇脱光了去在大缸中浇热水时,她看不见团圆媳妇挣扎着不愿意脱衣服的害羞,却在团圆媳妇被热水烫昏了过去后,拿起被子盖在她身上,大喊着:“不知害羞”;这样的一个妇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她,她心中应该是没有歹意的,可她生在那个封建年代,在那样的风俗礼教约束影响下,大多处在她那个地位的人应该都会如她那样做吧。

    或许,谁都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个年代,不,那个年该也该是必须的吧,否则,又怎会有我们今日的幸福。

    还好,还好,庆幸自己生在了这个美好的新时代。感谢那些为了妇女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牺牲了的前辈们,我们的幸福真是你们用鲜血换的。

    愿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天,每一天都能快乐以度,不负邵年,不负此生。

    添加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 |《呼兰河传》之老胡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uu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