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对孩子的耐心、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同理心,对孩子来说说是童心,我们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感受和需要,分享孩子的快乐,帮助他们处理不良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和恐惧,才能跟孩子建立亲密快乐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家长的一些错误做法,往往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如果孩子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排解,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处理孩子情绪呢?
首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别哭了,再哭我就要打你了。”
“来,爸爸带你去买好吃的,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样,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你这个样子像个好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闹妈妈就不理你了啊!”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是不是?”
“到门外面去,等哭够了再进来!”
“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做***事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所以我们通常是以下这四种类型的父母:
一、“交换型”父母:
当孩子有愤怒、悲伤等不良的负面情绪感觉时,我们就想办法给孩子买上些零食或者玩具,反正是见不得孩子哭,这种类型往往爷爷奶奶或者溺爱孩子的父母用的比较多。
这种类型的家长,随着次数增多,孩子会变得变本加厉,孩子会逐渐加码,孩子会越越不满足,想要的越来越多,孩子以后学习就不会觉得是为自己学习,他会觉得是为了父母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做什么事都需要提条件,如果能培养成才的话也是贪官型的人才,只会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将会把孩子培养进监狱。
二、“惩罚型”父母:
当孩子有悲伤、愤怒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时,父母总是用责备、训斥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很多家长以为这样是让孩子学会吃苦,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这种类型往往爸爸比例高。
其实不是,你对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被歧视、受虐待等。所以,你企图用犯罪感、恐惧感、内疚感来消除孩子的情绪。
这样长大的孩子,就会用你对他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很可能就是培养了一个喜欢打架斗殴、干坏事的孩子,因为他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很可能会有暴力倾向,很可能会成为罪犯,甚至会对社会构成危害。
三、“冷漠型”父母: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这样的孩子小时候会喜欢哭闹,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就会形成胆小、不自信、自卑,长大后会形成冷僻等不好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信任的人,如果长期使用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不会相信其他人,人际关系会很差,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一个恐惧的孩子会经常没有安全感,胆小怕事,做事畏首畏尾。
四、“说教型”父母:
这种类型往往妈妈比较多,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就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道理懂的过多却常常做不到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经常自我批判、自我否定。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EQ型
EQ型父母这样处理孩子的情绪——
EQ型的父母善于感觉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伤心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和痛苦;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愤怒与失望。
因为父母的接受与分享,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支撑,也更能接受自己,所以更有信心去学习怎样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
EQ型处理他人情绪:
1.接受:(对方有情绪)你看来有点情绪(愤怒、焦虑、紧张),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谈谈吗?
2.分享:先谈情绪,后处理事情,你身体的感觉是„„你内心的感觉是„„我遇到这种事情曾有过XX感觉,你有这种感觉吗?(内心体验,身体感觉)
3.肯定:可被理解、接受的部分(需要、正面动机)给予肯定,发现无效的部分做出改变。
4.策划未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地满足需要、达成正面动机。
F����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