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 化性起伪:荀子的教育观

读书 | 化性起伪:荀子的教育观

作者: f0d7a565230c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2:29 被阅读0次
(据说荀子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儒家以教育起家。《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重学、劝学之先河。《荀子》的第一篇即为《劝学》,此文(节选)长期选入教材,影响至深至远。盖《劝学》要义,大略有七,摘录如下:

其一,学习之必要。“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二,学习环境之重要。“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其三,学习必须专注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君子结于一也。”“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其四,学习内容。“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其五,“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区别。“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其六,亲师信道。“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其七,学习的终极目标。“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这两句中的“全”,是“纯粹”的意思)

孔子述而不作,论而不辩。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话就说完了,剩下的靠弟子自己去悟。荀子则不可,如果他只说“学不可以已”,怕是早已湮没无闻了。《劝学》很能体现荀子长于取譬说理的特点,组织严密、分析透辟,这是古今共识,不赘述。

我们试用“互文参照”的办法,来进一步分析荀子劝学背后的理论根源。拿哪一篇文章来“互文”呢?拿荀子的另一个名篇《性恶》。

人性论是荀子理论的逻辑起点。《性恶》认为,“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生而有之的,从之、顺之,就会出现争夺、犯分乱理。这是荀子论证性恶的逻辑。但《性恶》不止于此,它还论述了人性中有可以知善之质、可以能善之具,这种“质”和“具”是“涂之人”都有的。所以,荀子的人性概念是多层次的意义结构,第一层意义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第二层意义是二元的,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知能之性组成。

基于此,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化,改造;伪,人为。化性起伪,意谓改造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荀子指出:“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生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对于本性,是从、顺,还是化、伪,这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的分野。

怎样才能化性起伪?把《性恶》和《劝学》联系起来看,专心一致、锲而不舍的学习,是化性起伪的重要途径。换言之,要从理论根源上探究《劝学》篇“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就要从荀子“化性起伪”说里找答案。正因为学习对于改造人性之重要,所以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要化性起伪,“学”是基础、是关键,但还不是全部。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两条腿走路。和孔孟不同,荀子主张礼是人为的,不是出于天性;礼是学来的,在学的过程中,内化了规矩,那就是礼。法和礼一样,也是外来秩序,若不守礼,就会受到惩罚,那就是法。

荀子的人性论,决定了“化性起伪”的教育观,催生了礼法并用的主张,实质上也把“礼”往“法”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有意思的是,荀子教出了一个著名的学生李斯,影响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韩非,而这两个人却跟儒家沾不上一点关系,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法家。

阅读书目:

廖名春解读《荀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刘刚、李冬君《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中信出版社)

杨照《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读书 | 化性起伪:荀子的教育观

    儒家以教育起家。《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重学、劝学之先河。《荀子》的第一篇即为《劝学》,此文(节...

  • 教育学今日学习份额12

    荀子 荀子提出“性恶论”,否定道德先天论,是唯物主义者。 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认为学习是人的素质和...

  • 荀子论“类”(2)

    “类”在荀子思想中的地位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 礼,是荀子思想的最核心。人性本恶,需要化性起伪...

  • 教师惩戒权之利弊谈

    ①人性本恶论的主流意识,类似于荀子化性起伪的说法,依靠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归化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而依靠惩罚建立起来...

  • 读书荀子

    读书荀子 《劝学第一》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 ——君子之学,是让自己身心美好的,小...

  • 《中国哲学简史》13-15章读后感

    继续读书,今天要读荀子、韩非、以及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三章 荀子 儒家真是影响深广,孔子孟子这后又来了这么一位荀子...

  • 人性

    荀子的思想,批判而具有综合性,他的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都在儒家学派独树一帜,别具...

  • 《荀子》

    杭州的书友孙健给云上读书的小伙伴带来了《荀子》一书。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

  • 读书札记 - 荀子

    调理血气,修养思想的方法是: 对血气刚强的,就用平心静气的方法去安抚他; 对于思想深沉隐伏的,就用平易和悦的方法去...

  • 读书 《荀子》劝学(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化性起伪:荀子的教育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cfmhtx.html